廢死星期四:所有文章
【廢死星期四X怕死讀書會】《死刑的重量》活動側記
在今年10月10日「世界反死刑日」問世的《死刑的重量:重大刑事案件的量刑辯護與挑戰》一書,是繼《與死刑拔河:死刑案件的辯護經驗與建議》後,時隔5年再度由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台北律師公會、法律扶助基金會共同出版。 在這5年的期間裡,學術、實務上,乃至社會上,對於「如何談論死刑」呈現出什麼樣的風貌,本次【廢死星期四X怕死讀書會】,邀請到法扶專職律師的薛煒育律師、...
【廢死星期四】7262天的等待 謝志宏終獲清白
西元 2000 年,發生於台南縣歸仁鄉的歸仁雙屍命案,涉及兩位刑事被告,均遭判處死刑定讞。歷經 20 年,其中一位被告「謝志宏」,在 2020 年 5 月 15 日由台南高分院撤銷原判決,宣判無罪,而後檢方放棄上訴,於同年 6 月 11 日,無罪定讞,重獲自由。 本次廢死星期四,邀請到參與救援的各組織前來分享,其中包括冤獄平反協會的執行長羅士翔、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台南小組成員劉璐娜,...
【廢死非星期四:船長卡拉OK案三十年】側記
若王信福真的有殺人,理當期待法官在判決內針對「王信福下命令」這個環節提供最堅實的證據。科學鑑識和驗屍報告僅僅說明了陳榮傑的犯行,事實上,王信福涉案根據仍然來自證詞。張娟芬一一編碼量化後發現,判決花費上千字交代王信福與人爭吵的種種,聲東擊西想以此推論王信福的殺意。但確確實實關於王命令陳開槍的證詞只有短短一百一十九個字,散落在四個段落,而且內容重複的這四段其實可被濃縮成:「扶著我的手肘指著大聲說『...
【廢死星期四】「廢死踹共」側記(下)
做各方面的溝通也是我們很重要的工作之一。雖然每個人可能都會對死刑相對直覺地有一種態度,但並不是牢不可破的,當這個決定過程中有一件事情是人們認為更重要的,他的想法就可能改變。我們也很願意做各式各樣的溝通,比如我們跑遍全台灣各地的公民審議,來聽大家對於死刑替代方案的看法,蒐集大家對於配套措施的意見,因為我們想要知道大家到底在意什麼、願意接受什麼。經由對話讓更多人願意了解死刑,...
【廢死星期四】「廢死踹共」側記(上)
一年之初的廢死星期四,我們安排了「廢死踹共」。為什麼要廢除死刑?「殺人者死」不是天經地義嗎?如果廢死,台灣會變成什麼樣子?有什麼替代刑罰和配套措施嗎?每當發生重大刑案,總是會有許多問題排山倒海而來,廢死聯盟到底是誰? 二月的廢死星期四讓大家重新認識「廢死」,不論是死刑存廢議題、廢死運動策略,我們邀請到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李佳玟老師與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一起來,你提問,我踹共!
【廢死星期四】定讞以後:「王景玉案」側記
在娜拉.塞美所著的《告訴我,你為什麼殺人》一書中提到:「要衡量一個社會的道德成熟度,端視它如何對待那些考驗著這份道德成熟度的人。對患有嚴重心理障礙的人進行心理治療,意味著協助他們去過更符合人性的生活,這人性也是他們所具有的。」法治國家底下人人平等,不管是誰進入司法體系,都應該受到同樣的程序保障,哪怕他們犯下了多麼嚴重的罪刑。 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中間存在太多的不了解。這個社會從來都不缺乏惡意,...
廢死星期四X怕死讀書會《加害人家屬:不能哭也不能笑的無聲地獄》
《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至今不過一年的時間,每當有重大刑案發生,許多情景卻仍在現實生活中不斷上演,也許我們可以有機會透過《加害人家屬:不能哭也不能笑的無聲地獄》這本書來好好了解同樣是被害人的加害人家屬。 本次【廢死星期四】怕死讀書會,我們一起來談談《加害人家屬:不能哭也不能笑的無聲地獄》這本書,邀請到辦理過許多重大案件、長期與被告及家屬接觸的法扶律師薛煒育,以及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導演李家驊...
廢死星期四:「流氓」養成記活動側記
在冤獄救援的個案中,邱和順和王信福都被認為是「流氓」,常有人會說「反正他們不是什麼好人,被冤枉判死刑也沒差啦!」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所謂「流氓」的涵義在過去和現今有很大的不同,3月26號的廢死星期四,我們邀請到作家張娟芬和尤伯祥律師來向我們介紹究竟「流氓」是怎麼養成的。
死刑案件中的女性身影—其後與思考
國民政府來台至今,死刑定讞的女性只有四位,被害者無一例外都是女人的家屬,這是顯著但簡略的性別訊號:女人的戰略範圍在屋下?女人較重視家庭、女人大多被鎖在家裡?是次活動開啟這類粗糙探問,同時催生另一個更值得全面盤整的命題:男男女女們如何被鼓勵被教養被壓抑,路上帶著怎樣性別的糾結,孤險地走往暗處,最終成了惡徒。 講座標題寫著女性身影,談下去才發現女性周遭的重要他人們──尤其男性──如月球暗面乏人探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