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解決問題,而不是解決這個人」

2018/07/19

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一個完全沒有犯罪威脅的社會,但我們知道這個願望不可能達成。社會氛圍習於將犯罪成因完全歸咎於犯罪者自己的瑕疵與問題,或許怒氣找到了出口,不過問題並不會就此解決。...

聚焦懲罰,將失去承接機會

2018/07/19

我是個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現場經常遇到犯錯的孩子,孩子間的爭執事件,辱罵、打架、霸凌,各種惡意傷害經常發生……而我一再一再提醒自己的,就是,絕不能放掉任何一個孩子,尤其是加害者。...

執行死刑與社會安全有正向關聯嗎

2018/07/19

執行死刑被許多人認為是維護社會安全及降低犯罪率的重要指標,台灣雖然一直存在著死刑制度,但也因為執政者及制度的更迭,對死刑執行的態度及密度有著顯著的不同,正好可以用來觀察死刑執行對於台灣犯罪率的影響。

最後的自由時光

關於制度、關於生命與人性的終極實驗。《最後的自由時光》

2018/06/27

2015年,一部拿下許多當年及隔年影視獎項、也獲得2016年奧斯卡獎提名的紀錄短片,讓人重新思考曼尼一案背後隱藏的幾個議題,包括種族、軍事及司法制度,以及精神疾病。 這部短片,叫做《最後的自由時光...

沒有簡單的路

2018/06/08

人民要的安心與期待就是確保加害者不能再傷人。但關25年之後就不會再犯嗎?當然不是。若我們只是單純的將人關在監獄當中,如何能期待他自然變好?的確,現在監所的教化功能讓人不信任,...

公民審議台南場

「我在情感上無法放下」—死刑替代方案公民審議南部場觀察

2018/06/08

五月下旬,廢死聯盟籌備了一整年的「全民做伙參詳」活動正式開跑了,從台灣最南邊的屏東開始,接著嘉義、台南、高雄,跑過南部四縣市,想要跨出同溫層,離開台北都會圈,跟更多人接觸,討論死刑替代方案。

媒體的廢死觀點

2018/06/07

編按:本文收錄在《殺戮的艱難》(2010|行人出版社)一書中,經作者張娟芬同意轉載於廢死聯盟網站。 媒體的廢死觀點 文 / 張娟芬 一、忽必烈的難題與出路 在卡爾維諾的《看不見的城市》裡,...

謝謝你的對不起:邁向修復式正義

2018/06/07

似乎為了要表示他的立場堅定,他繼續沒有意義且狂亂的重複了幾次「殺人,吃免費牢飯……」云云,但已經不說「強姦,殺人……」之類的話,我依舊聽著,沒有回應,最後他突然小小聲的說了一句「對不起!」...

王信福案證據結構

王信福案的證據結構—張娟芬論文報導

2018/05/24

一個尋常的飲酒作樂續攤之夜,船長卡拉OK店內,角頭老大A王信福因為不滿店家只跟警察敬酒而怠慢了他,又不爽唱歌時歌被放錯,就跟店家起了口角。不爽吵個架就算了,也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