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公政公約第36號一般性意見導讀 ──關於我國死刑案件審判的幾點影響

2018/12/10

在全球人權工作者多年的翹首期盼之下,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相隔將近4年後,終於在2018年10月31日發布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CCPR,以下簡稱公政公約)第36號一般性意見。...

人權

簡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關於生命權 第36號一般性意見

2018/12/10

本文僅將第36號一般性意見作扼要的說明和摘錄,希望在正式中文本問世前讓讀者先瞭解其大要。就台灣而言,首先衝擊的將是死刑的相關議題,除此之外,政府更有必須採取保護生命權的積極義務。

【2018死刑判決研討會】圓桌論壇(二)王信福死刑冤案判決評鑑 活動報導

2018/11/21

王信福案發生於1990年,在嘉義市一家卡拉OK中,王信福被控和友人李慶臨教唆手下陳榮傑射殺兩名在場的警察。不過,在缺乏相關證據證明,以及過於依賴單一供述證據的情況,...

【2018死刑判決研討會】論文發表:死刑判決及量刑 活動報導

2018/11/21

2018年10月7日這天於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國際會議廳所舉辦的台灣死刑判決研討會,有兩篇論文分別由廢死聯盟的法務主任林慈偉以及中正大學法律系教授王正嘉發表。林慈偉以兒童權利公約的角度談「...

【2018死刑判決研討會】圓桌論壇(一)死刑個案與法庭辯護 活動報導

2018/11/21

「此人沒有教化可能性?」台灣死刑判決研討會第一場圓桌論壇由羅秉成政務委員主持,其他六位與談人分別為律師林俊宏、黃致豪、黃淑芳、薛煒育、李宣毅及林志忠,他們各自分享了其對於實務界死刑案件的看法。

【2018死刑判決研討會】死刑判決與公眾情緒 演講記錄

2018/11/21

在新自由主義的社會中,成功的人、頂尖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都往下掉,中產階級根本不存在。在這樣的社會,你會感到很不安。在不安的社會中,人們懼怕的是被逐出共同體。民粹深層、核心想法是「我不想被社會邊緣,...

《殺了七個人之前》東華大學師生限定場映後記

2018/11/21

無論死刑存廢、冤罪與否,受害者家屬的傷痛都依然存在,但是他們與他們的身份,對我來說一直是在談論廢死議題時相當矛盾尷尬的部分。理性告訴我不能因為某些人要什麼,政府或法律就一定要給予什麼;感性卻告訴我,...

一名設計師的來信,寫於研討會之後

2018/11/21

此次研討會的海報設計,除了視覺效果強烈以爭取目光的目標外,更希望能讓觀者靜心讀完這封來自死刑犯的訊息,進而在心中留下一些什麼。

「此人沒有教化可能性?」—2018台灣死刑判決研討會幕後故事

2018/11/21

我們常常在談死刑,是從人權、宗教觀等各式各樣的理由,似乎很少有機會用比較本土的角度去凝視台灣本土的死刑個案。台灣本土死刑個案判決就是一個很具體的切入點。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