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回顧2024年廢死聯盟的重要動態,以及相關的重大事件。 封面圖/財團法人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提供
法律是一種計算生命價值的評價體系,在法律審判的過程裡,「一個人的命值得被如何補償、被害者家屬究竟有多痛」等問題,都是被嚴密計算並用法律機制定義的。刑法限制了我們對生命的想像,國家暴力成為唯一合法行使的暴力,維持了穩定性的同時,也無可避免地抹煞了異質性。
今年七月底憲法法庭即將做出死刑是否違憲的判決之際,法律白話文運動班底成立的挑興出版社出版了《死刑釋憲三國志》一書,詳細介紹以釋憲方式廢除死刑且極具代表性的三個國家—匈牙利、南非與立陶宛,收錄其死刑違憲的憲法判決,並且由法學者黃丞儀及廢死聯盟理事長張娟芬撰寫專文評析。
「不判死刑」不代表被告「不用付出代價」,「無期徒刑」也不必然「25年後一定會假釋」。本案並不是一個「縱放」的判決,它是一個「謹慎用刑」的判決──國家刑罰權勢必要發動,但應該要節制地發動。(Photo by Jorge Bermudez on Unsplash)
有些人認為當代的台灣年輕人是「民主富二代」,沒經歷過威權統治,不了解民主的來之不易。年輕世代真的只會揮霍民主,抑或只是改變了參與的方式?走過民主化的台灣是少數仍保有死刑的現代民主國家,威權時代的執政者也曾利用死刑對付異議人士,青年世代是如何看待威權與死刑的呢?(圖/2013年廢死聯盟在共生音樂節)
劉志明案終局判決並非僅因憲判8判決的影響,而是透過辯護團隊的努力、家屬的陪伴與被告自身的表現才未被判死刑。缺乏人類學與社會學方面思考的憲法判決,顯示出台灣人需要持續思辨死刑存廢,才能進步到成熟的公民法治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