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大眾從新聞中知道犯案當下的死刑犯,認識最壞的時候的他們。但審判、監禁一段時間後,後來怎麼了?《後來的我們》想要呈現的是,每個人都會改變,或許不能說每一位死刑犯都變好了,但改變的可能性一直存在;《後來的我們》談的也是後來的我們,若這個社會群體中的我們能夠伸出手,不冷眼旁觀,改變的可能性是不是更大?
《後來的我們》計畫透過藝術形式,用展覽進行公眾對話。有別於深硬的論述和研究,我們選擇用藝術作為媒介,期待能透過這個活動,帶起社會大眾對於人性和人權有更多的思考。
本次的展覽,我們聚焦在台灣在地的、本土的死刑犯。希望以他們作為主體,透過他們的書畫作品,讓大家對於監所內的死刑犯不再只有鐵欄、牢房等冷冰冰的想像,而是看見他們更多活生生的那一面。他們的日常生活、他們的作息時間、他們的興趣專長,到他們作為人的樣貌。
展覽中所見的作品皆為他們在監所上課及花時間苦練的成果,且大多數的死刑犯在進到監所前並未具備這些才藝,而是進到監所後才開始有所接觸跟學習。苦牢的生活將時間變得漫長,而這些才藝就是這樣磨出來的。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我們始終相信人是會改變的,無論這個改變是什麼。
期待透過一幅幅作品背後的故事,讓我們對於人的認識及理解可以更加立體。對於死刑犯的想像可以不僅僅停留於作案的當下、報章雜誌對案情的過度鋪陳和渲染,而是能夠對於他們後來的樣子有更多的觀察。
除了作品的呈現外,我們也嘗試在台北場模擬出監所的樣子。舍房長怎樣、1.368坪的空間又有多大?囚禁是什麼、失去自由的感受又是什麼?
死刑是什麼?
我們是不是可以重新思考每個人的可能性,並且不要放棄去看見任何改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