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死星期四:所有文章

【廢死星期四 x 怕死讀書會】「三國」鼎立.死刑無益—死刑釋憲三國志

2024-12-17

今年七月底憲法法庭即將做出死刑是否違憲的判決之際,法律白話文運動班底成立的挑興出版社出版了《死刑釋憲三國志》一書,詳細介紹以釋憲方式廢除死刑且極具代表性的三個國家—匈牙利、南非與立陶宛,收錄其死刑違憲的憲法判決,並且由法學者黃丞儀及廢死聯盟理事長張娟芬撰寫專文評析。

【廢死星期四】鐵鎚殺人案的終局:憲判8與死刑再思考

2024-11-29

劉志明案終局判決並非僅因憲判8判決的影響,而是透過辯護團隊的努力、家屬的陪伴與被告自身的表現才未被判死刑。缺乏人類學與社會學方面思考的憲法判決,顯示出台灣人需要持續思辨死刑存廢,才能進步到成熟的公民法治社會。

【廢死星期四】在台灣的土地長出死刑存廢的哲學思辨

2024-09-09

死刑是一項公共的議題與政策,從哲學角度切入可以思考更多面向:整個社會如何面對殘忍?社會如何有一套穩定制度,使得我們得以共同生存?面對殘酷的犯罪,我們都會感到憤怒,然而除了死刑之外,我們是否有其他可能性,去共同消除恐懼、撫平傷痛跟彌補社會裂痕?

【廢死星期四】憲在跟上還釋可以—死刑釋憲言詞辯論評析

2024-05-30

民主共和國裡面有個重要的概念叫做「權力分立」,國家的權力不應該集中在某一個機關上,必須要被拆解、平衡與監督。行政權、立法權是人民所選的,司法權是人民間接構成的。司法權的存在意義就是在人權議題上做出正確的選擇與判斷。

【廢死星期四】少數為何能對抗多數— 逆風前行的憲法時刻

2024-04-18

大法官作出的解釋通常是困難的,因為他們必須依據對人權、憲法、國際公約的理解來做出解釋。媒體寫出「七位大法官竟能違反八成支持死刑民意」的標題,顯然是對於大法官的職責及憲法法庭的重要性有所誤解。廢死星期四邀請兩位對憲法法庭制度、死刑存廢等議題都有深厚研究的專家,為大家深入分析這個議題。

【怕死讀書會】《八尺門的辯護人》:所有的殺戮都一樣

2023-11-02

同名小說改編的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在各大平台上熱播,由於劇情觸及且交織了移工、原住民族、死刑等社會議題,一時之間在社會上引起熱絡討論。

【怕死讀書會】《創傷與復原》:我和我們受過的傷

2023-10-06

長期處於壓迫環境、在夾縫中求生存的人,承受的壓力蔓延在生活當中。《創傷與復原》作者赫曼提出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概念,認為要恢復安全感、訴說與哀悼、重新建立連結,要集體看見並追究結構不正義,個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復原。

【廢死星期四】外役監爽爽關?真的是這樣嗎?

2023-10-04

外役監是偏向中間處遇、開放性設施的犯罪矯治機構。主要是為了協助受刑人重回社會前的銜接,因此在管理上會較一般的監獄來得彈性,在縮短刑期的計算方式上,也較一般監獄來得更具誘因。

血肉之軀:從《九槍》到《八尺門的辯護人》

2023-09-06

湯英伸、開槍的員警陳崇文或者《八尺門的辯護人》的外籍漁工阿布,他們跟你我一樣同樣是人,但同樣是殺人,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評價?拿掉我們既有的有色眼鏡和對他們的偏差印象,我們才能真正看到一個人,以及一個人應該怎麼被對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