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與行動
這裡會有廢死聯盟的新聞稿及倡議行動。
10/10世界反死刑日:政府仍以維持死刑來便宜行事(瞿海源)
2011/10/10
編按:本文刊登於2011年10月10日蘋果日報,標題被改為「十月十日 國際反死刑日 」
政府仍以維持死刑來便宜行事
瞿海源(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召集人)
日前總統馬英九表示,廢除死刑是世界趨勢,「我們絕對不排除去進行這方面的討論」,又稱「現階段主要的目標就是減少死刑的使用」。馬英九對廢除死刑的態度一直就是這樣,用「絕對不排除」消極的說法來迴避,以目標在減少死刑來應付總統自己聲稱的廢除死刑的長遠政策目標。即使是總統聲稱減少死刑的使用,但這兩年,在馬英九執政下,國內死刑定讞的案件大量增加,同時馬英九也堅定地回復執行死刑,實際被處死的也增加許多。總之,可以確認馬英九若連任,死刑不一定會減少,也絕對不會廢除死刑。
軍事法院終於在九月依法定程序宣判江國慶無罪。江國慶在2006年遭軍方判處死刑錯殺死亡。這個冤錯案雖然連總統都出面道歉,政府和媒體卻仍然不改堅決反對廢除死刑的立場。除江國慶案之外,也有紀富仁也曾遭檢方起訴求處死刑,直到三審才被判無罪,但已深受煎熬。最近在速審法影響下,最高法院竟然判決纏訟24年,11次更審的邱和順死刑確定,其間爭議仍在,不能說完全沒有錯判的可能。至於蘇案、徐自強案也都面臨被錯誤處死的可能。死刑不廢除,國家就有可能錯殺人民。
國賠換不回枉死者
國家要依法殺人,最終要有「人」來執行殺人的任務,依法依理沒有任何人必須接受命令去殺人,大家都不願去殺人,於是全國只有10多位法警在執行槍決死刑犯。最近有一位資深經驗豐富執法殺人的法警退休,更暴露了國家缺乏死刑執行者的困境。即使是依法執行死刑,執行的法警還是必須遭受「殺人」的巨大心理壓力。心理學有名的有關服從的實驗,受試者要求去電擊人,實際上實驗安排並沒有真正電擊,但被電擊者假裝被電得很慘,發出慘叫聲,結果被電的人沒受傷,反倒是電人的人心理受到傷害。後來學界認為這種實驗是違反倫理的,因為實驗者無權去傷害一個人心理。於是法務部長或檢察官又有什麼權利要求法警去殺人而承受過分的心理壓力?
就誤判錯殺而言,死刑執行了,就無法補救,即使巨額國賠也換不回枉死者的性命。法警受命執行死刑,心理受到傷害,也無可彌補。其實,我們可以不要執行死刑,也可以嚴厲地懲罰犯「殺人」重罪的犯人。例如就有超過半數的民眾贊成以無期徒刑不可假釋來替代死刑。記得在政府恢復執行時, 馬總統曾有意至少改善有關死刑的司法制度,但後來卻都一事無成。政府仍然以維持死刑來便宜行事,到現在還在強調「絕對不排除」去進行有關廢除死刑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