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支持
台灣保護犯罪被害人的意識則萌芽於一九八〇年代,《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直到一九九八年才立法,該年十月一日施行,針對死亡或發生重大傷害情事的被害人進行補償及保護。一九九九年並成立了「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受法務部管轄監督。而為了結合在地需求與整合地方支援網絡,各縣市隨後成立了二十二個分會。
如果不幸遭遇被害事件或目睹犯罪事件發生,請不要猶豫,立即撥打110、119、113 或1955(外籍勞工保護專線)通報。欲進一步協助被害人、或是被害人自己想尋求支持,除了各地的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亦可視需求與相關單位連絡。家暴、性侵、兒少保護等案件,亦可洽詢各縣市社會局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請求協助。
廢死聯盟:犯罪被害者家屬也贊成廢除死刑
2007-05-29 中央社記者陳慧真臺北二十九日電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重視犯罪被害者家屬訴求﹐今天邀請美國「犯罪被害者家屬人權協會」成員分享經驗。協會執行長瑞尼﹒庫欣(Renny Cushing)指出﹐反對死刑並非受到宗教感召﹐而是深信一個國家應尊重人權﹐保護人民﹐而非取走人民的性命。
廢死聯盟今天召開「Victims, we care!看見被害人」記者會﹐執行長林欣怡表示﹐廢死聯盟推動廢除死刑﹐同時重視犯罪被害者家屬訴求﹐也有被害者觀點﹐被害者家屬也贊成廢除死刑。
廢死聯盟上午記者會中邀請美國「犯罪被害者家屬人權協會」(MVFHR, Murder Victim's Families forHuman Rights)執行長瑞尼﹒庫欣(Renny Cushing)分享經驗﹐及旅美日裔攝影師﹑MVFHR成員風間聰(Toshi Kazama)展示作品。
瑞尼﹒庫欣表示﹐MVFHR的成員均反對死刑﹐他的父親在母親眼前被槍殺﹐他非常能體會失去親人的懮傷。但他認為﹐懲罰兇手並不能換回父親﹐只是造成另一個家庭的傷痛。
他指出﹐常有被害者家屬因發生事件而改變想法﹐但他從未因父親遭謀殺而改變信念。一個國家若能奪取人民性命就無法實現真正的民主﹐臺灣曾在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時期﹐以國家命令取走人民性命﹐對當時的死者最尊重的追思方式﹐就是廢除死刑。
瑞尼﹒庫欣指出﹐據他所知﹐臺灣近年來死刑執行人數將近零﹐去年則是零﹐希望能永久維持死刑零執行﹐引起國際迴響。
風間聰以他多年拍攝死刑犯和被害者家屬的經驗認為﹐以國家的力量懲罰加害者並非好的作法﹐建議被害者家屬「唯有真正的原諒才能撫平傷痛」。
風間聰的作品﹐包括八年來以美國青少年死囚為主題的照片﹐及2005年來臺拍攝死刑犯徐自強家屬﹑已被執行死刑犯盧正家屬﹑臺北看守所等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