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與行動
這裡會有廢死聯盟的新聞稿及倡議行動。
《2024年全球死刑報告》發布會,廢死聯盟發言稿
國際特赦組織從1980年代開始,持續的追蹤、研究及公布全球死刑報告,對全球廢死運動提供非常重要的資訊。從《2024年全球死刑報告》中,去年執行死刑的國家有15個,這是歷史上最低數字,還保有死刑執行的國家應該感到越來越孤獨。
台灣在這份2024年的報告中交出的成績是沒有死刑確定判決也沒有死刑執行,但是在報告發表的現在,零死刑執行已經被打破。
死刑是政治工具,公平審判不存在
從報告中我們看到還維持死刑執行的15個國家中,前五名是中國、伊朗、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和葉門;報告中也指出這些政府將死刑當作政治工具,公平審判並不存在,死刑的存在就是用來壓制不同意見者或者弱勢族群。
或許你會說台灣的死刑沒有那麼糟糕,但真的嗎?過去戒嚴及白色恐怖時代,國民黨政府用死刑來對付人民,在司法審判中程序草率、很多時候被判無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只要蔣介石在判決書上大筆一揮直接批注「處死刑可也」、「立即槍決可也」,就可以把人改判死刑並槍決。
現在呢?在去年9月20日憲法法庭作出113憲判8判決後,憲法法庭要求「死刑雖然合憲,但應該僅適用於個案犯罪情節屬最嚴重,且刑事程序符合最嚴密之正當法律程序要求」,同時要求檢察總長為37位聲請釋憲的死刑犯提起非常上訴。但卻在黃麟凱的律師團向最高檢閱卷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在不透明的程序下,檢察總長就判斷黃麟凱符合憲判8的死刑要求,法務部長也未盡把關之責,恣意地違反了憲法法庭的意見,簽署了死刑執行令,這就是民進黨版的「立即槍決可也」。1月16日的死刑執行,讓台灣廢除死刑運動大倒退,也讓全世界失望,國民黨和民進黨都將死刑當成政治手段。
不符合公投規則的反廢死公投
而這個死刑是政府政治手段的控訴,不僅落實在死刑的恣意執行上,更在國民黨、民眾黨發起的所謂「反廢死」公投上。國民黨和民眾黨在 3月25日用偷襲的手段將公投案逕付二讀,經過一個月的朝野協商期,最快4月25日就可送院會表決通過。這也是台灣首度公投案採由立院發動交付公投,不用走公民連署而成案的公投,若民進黨政府或者中選會不採取適當的方法阻擋,今年的公投日就會針對「您是否同意『各級法院合議庭法官判處死刑不須一致決』之政策?」進行投票。不要說這個公投案主文的荒謬及不符合公投規則,甚至這個公投案內容根本與是否支持死刑、反對廢除死刑或者支持廢除死刑完全無關,更遑論公投結果不論為通過或者不通過,所產生的效果是什麼,也很令人費解。
更何況,由於中選會在去年編列預算時並沒有預想到會有這個立法院交付公投的提案,因此並未編列公投預算(如果是人民連署的公投案,會在前一年就可以預知有公投,所以可以提前編列預算)。結果是這個荒謬公投案只能動用第二預備金。在目前政府預算大幅度被刪或者凍結的狀況下,第二預備金非常重要,是用來救災的錢,但無用的公投卻可能要浪費掉幾億到幾十億,真的只有荒謬可言。
當政府及政黨將死刑當作拯救支持度的手段及工具,死刑存在就更加的危險。台灣的廢死運動越來越困難,但我們還是會持續與政府溝通、與社會對話,和國際及區域的夥伴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