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伙鬥陣行】共創性別友善社會:訪台灣同志諮詢熱線

文/吳佳臻(廢死聯盟副執行長)

 

2019年5月17日,《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議事槌敲下,議場外在大雨中等候多時的群眾顧不得溼透的全身,或大聲歡呼或感動相擁。在這個重要的歷史時刻來臨之前,同志運動在台灣歷經許多風風雨雨,沿途也失去了許多年輕的生命。

在社會還對「同性戀」不理解甚至排斥的年代,因為一則青少年同志自殺的報導,幾個同志運動者和性別運動團體決心促成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簡稱「熱線」)的成立。那個同志難以現身的年代,熱線用「接電話」的方式服務同志社群,除了解答疑難雜症、聆聽陪伴之外,召募、訓練接線志工的過程培養出許多死忠且專業的夥伴,熱線擁有數百名志工的規模,是很多社運團體又羨慕又望塵莫及的。透過接線與各種活動,熱線更了解同志社群的需求與處境,進而發展出更多相對應的服務,例如同志父母、身心障礙同志族群、老年同志、跨性別等。

迷惘的社工生找到應許之地

目前熱線的社群小編—柔伊任職至今四年,他早在大學時期就來到熱線實習,畢業之後雖然在商業領域工作,但仍同時擔任熱線的志工,前後將近十年。柔伊喜歡畫畫、喜歡藝術活動、喜歡觀察人,他自稱原本是迷惘的社工系學生,因為朋友的引介接觸到苗栗大埔強拆事件,社會意識從此被啟蒙。他不滿足於傳統的社工個案工作,也不認為那樣的工作適合自己,尤其是當柔伊看到不同的社會工作者樣貌(原來做社工也可以美美的)、不同的社會工作方式(經營一個空間也是推廣議題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參與社會議題的位置(做行銷也可以同時做社會教育),他在熱線找到了「應許之地」。

柔伊原本在中部一所世外桃源般的大學念社工系,他回憶,當時那裡的社工系老師大多覺得學生只要好好唸書、不要參加社團、不要打工,也不應該打扮,這對於偶爾喜歡穿得美美去上課的柔伊來說,簡直不敢相信這是他期待的大學生活。另外,柔伊發現當時的課程內容較強調個案工作。「當然個案工作也很重要,」柔伊說,「但不談造成問題的社會體制,難怪社工這麼累,埋頭一直做個案,好像不會有改變。」無法滿足於這樣的學習,柔伊下定決心轉學到北部的學校,「轉學真的是我人生中最正確的決定!」他肯定地說。

406166075_674659361323325_7188349984385214785_n.jpg
每年十月間舉辦的台灣同志遊行已成為亞洲年度盛事。圖/台灣同志諮詢熱線提供

北部的學校靠近政府機關與行政中心,許多的社會議題就發生在身邊,校風完全不同。北部的老師很鼓勵學生去參與自己有興趣的議題,也願意跟學生討論,甚至提供支援,柔伊覺得來到屬於自己的地方。在朋友的帶領下,柔伊開始接觸各種原本不熟悉的社會議題,無論是媒體改革、性別議題還是藝術治療。接觸社會議題之初,柔伊自認對許多議題不夠了解,對自己也不太有自信。某堂「性傾向與社會工作」的課程上,授課的鍾道詮老師邀請當時在熱線工作的呂欣潔前來分享,這是柔伊初識熱線的開始,他發現原來做社工也可以打扮得很漂亮、也可以很有自信,而且社會工作不是只有一種方式。熱線讓柔伊為之心動的精神之一,就是「熱線肯認所有的專業都可以在助人工作上做出貢獻,不一定要具有某種執照或某種專業才能助人,而且,每個人在不同的位置都能對社會議題有所幫助。」這也說明了為什麼熱線可以吸引這麼多專業者、這麼多有才華的人願意投入熱線和同志運動。2014年,時機到來,柔伊申請到熱線實習,從學校畢業之後雖然在其他商業公司就職,柔伊仍繼續擔任志工,與熱線的緣份延續至今。

累積即戰力

剛畢業時他在設計公司接電話,因為手腳伶俐,柔伊聽過設計師解說架構之後,就要幫忙做簡報。他發現自己擅長蒐集資料,重新組織成較容易閱讀的材料,用易懂的方式跟客戶報告。接著的第二份工作是一家媒體代理商,柔伊在那裡學習到數位廣告的操作,例如臉書、Youtube廣告、路邊大型看板廣告等執行經驗。但高壓的環境、快速的步調,加上主管採取「扮黑臉」的領導方式,溝通時較為嚴厲,導致工作壓力非常大,後來柔伊產生一些身心狀況。

休息一段時間之後,接下來進到一間策展公司做展覽企劃,這個公司經常跟國外知名動畫公司或美術館買版權,舉辦那種讓親子去拍照的展覽,單日人流可以高達上千人。在這份工作裡,柔伊學習到執行這樣大型活動的基本架構,透過佈展、宣傳、售票等過程,柔伊累積了很多實務經驗,也歷經許多需要細心溝通、反覆確認的過程。在這些商業領域工作的同時,柔伊仍持續在熱線當志工。他在商業公司看到某些勞資不平等的狀況,萌生轉換跑道的念頭。

分飾多角的非典型社工

找工作找到心灰意冷,因緣際會之下柔伊遇到人生百味,憑著對這個議題和組織的好奇,雖然已經有不少工作經驗,仍申請擔任實習生。當時他負責協助經營在台北車站附近的一個空間。那個空間平常是個對外開放的餐廳,也做場地租借,一般民眾都可以進去吃飯、喝下午茶,人生百味主要的服務對象—無家者則可以進去免費洗澡、洗衣、烘衣,但必須以工代賑。透過空間的經營,主事的單位希望創造一個市民可以與無家者共同使用、交流的空間,也藉此推展相關議題。

柔伊這位「資深實習生」需要分飾多角、不斷切換工作狀態:要買菜備料煮飯、當餐廳內場、擔任外場面對客人、提供無家者服務、了解他們的需求……。雖然會踏進店裡的客人對無家者議題應該是友善的,但是畢竟他們是以顧客的身份進來,就會有相對的期待;有時遇到無家者的狀況不好,或者現場有突發狀況,雖然同時還有另一位工作人員,但有時候還是會忙不過來。柔伊說,當時上班的時候都要很緊繃,因為無法預期當天會發生什麼事,壓力累積久了,身體就提出抗議。柔伊把營運的SOP(標準作業流程)弄的差不多,讓任何一個人來接手都可以直接上位,就決定離開。這是柔伊第一次以社工的身份進行的工作,雖然不是典型的個案工作。

行銷就是社會教育

比起傳統的社工個案工作,柔伊更喜歡做群眾教育相關的事情。恰巧當時熱線也正需要一位行銷專員,負責社群媒體的經營,柔伊便正式加入熱線。柔伊認為行銷就是要把組織的議題推廣出去,做組織的形象,也在做社會教育。

「我從來沒有想過會在熱線工作,覺得自己蠻幸運的。」柔伊認為當志工是一回事,當正職工作人員的話,頭兩三年他覺得很沒自信,「很多東西自己也還要學習,同時可以感覺到同事們對於專職行銷的期待……組織付新水給我,可是我還在學,覺得很歹勢。」此外,熱線的社群媒體上較多男同志,他也擔心如果社群知道小編原來是個生理女性,會不會影響互動的意願,「直到今年拍照(社群媒體照片)的時候,我才敢露出我的手。」無論學習或累積經驗都很快速的柔伊分享,他就硬著頭皮學,一邊做、一邊觀察成效、一邊調整,直到今年才比較知道社群喜歡什麼,要怎麼樣的跟社群溝通,他也發現原本的那些顧慮根本不是問題。

除了社群小編的身份,柔伊也努力促成異業合作,他認為:「跟別人合作的過程中,你會知道別人怎麼看我們……而且每次異業合作也是做群眾教育的機會。」透過與合作單位建立關係,柔伊也帶著意識做倡議,因此更有自信。

411865667_6924052067653735_7081939275319159792_n.jpg
善於異業合作的熱線,也能因應同志社群的需求發展出相對應的服務。圖/台灣同志諮詢熱線提供

異業合作與倡議

多年來同志運動、性別運動的努力,加上近年來法令制度的接納,現在「同志」或「同性戀」已經不再像過去是禁忌的字眼,不少商業公司近年來會主動來找熱線合作,熱線的活動也會邀請藝人參與或代言。柔伊樂於分享他與合作單位溝通的心法。基本上邀請藝人出席只要對方答應、價碼談妥,任務就算完成,但是柔伊會多跟經紀人聊性別議題,「我會見縫插針,告訴經紀人做了這個事情的,對於(同志)社群非常有幫助。」柔伊說,他的意圖是讓每個崗位的工作者知道,在那個位置可以做的事情是什麼、這個工作是很有價值的、只有他這個位置才能做得到、願意的話可以多做一點點……。柔伊對工作價值的認知是:「工作佔人生很大的一部分,沒有人會喜歡一成不變的工作;就算一成不變,如果你知道這個工作的意義是什麼的話,就會做的比較開心。」柔伊認為,帶著「意識」去跟合作單位溝通,讓對方體會到他的工作之於熱線或之於性別運動的重要性在哪裡,在達到異業合作的目標同時,也做到社會溝通和議題推廣。

除了異業合作與溝通,柔伊舉例今年十月熱線主辦的跨性別遊行,申請集會遊行路權的時候就會跟警察溝通,他會有意識地特別感謝承辦員警的支持。溝通過程不要讓對方覺得他做這些是應該的,而是特別點出他的協助和支持,包括協助對警察局內部的溝通,對這個遊行和這個社群是有意義的。除了讓工作進行得較順利之外,等於也對警察做了議題倡議,日後他們遇到同志社群,就比較不會有刻板印象,也不會這麼大驚小怪。

平權教育做不完

熱線的存在是同志社群很重要的支持,熱線做的工作就是在消除社會的歧視和不平等,透過教育宣導才能根本改變大家的想法,但改變人的思維是很難的事情。即使現在這個時代出去擺攤、辦活動,熱線的夥伴仍會遇到很多年輕人不知道LGBT是什麼。柔伊感嘆:「雖然很累,但我其實本來就覺得有生之年應該是不會看到真的完全平等的社會,平權教育這輩子是做不完的。」儘管如此,柔伊並未喪氣,他觀察到社會其實還是有在改變。

因為負責經營媒體和社群,柔伊觀察到不友善的言論還是有,但是支持的聲音也很多。柔伊舉例,曾經有個歌手寫歌diss [編按:詆毀、批評] 某個偶像明星的性別氣質,雖然有粉絲來留言支持,但同時也有粉絲留言持不同意見:「不需要攻擊別人的性別氣質,我們都有不同性別氣質的朋友」。柔伊發現,原來有性別意識而且願意站出來支持的人其實也不少,同樣是粉絲留言,支持性別多元的意見可以讓創作者知道,他的創作會對他人產生影響,而且粉絲群裡面的多樣性可能超乎他的想像。

411944517_1120953959071587_8040022874457206663_n.jpg
柔伊與夥伴在跨性別遊行舞台致詞。圖/Yu Chen Tsai 拍攝,台灣同志諮詢熱線提供

跳脫二元,換位思考

柔伊進熱線工作之後接觸到很多同志族群的父母,他親眼看到很多同志父母的狀態,自稱年輕時很衝,覺得不被父母理解的柔伊,現在能夠同理:「我不太會要求父母改變,因為他們要花時間理解人生過往從來沒接觸過的議題,其實也蠻不容易的。」身為同志的子女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與接納,可以理解,但柔伊認為,父母是否支持同志子女,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做父母的往往只想多了解自己的子女,因此「父母跟子女之間的關係怎麼樣,才是最重要的!」柔伊和熱線的工作夥伴經常提醒他們的志工:「其實父母的支持不一定要口頭說出『我支持』才算支持,你們親子關係裡頭的互動,一定有父母表達對你支持的方式,很多時候父母都是在乎你們之間的關係的。」就像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裡頭的政治幕僚翁文方想邀請交往五年的同性女友到家裡吃飯,傳統的爸爸轉身進屋時說:「我們家有飯啦!」那一幕,道盡為人父母對子女的關心,已經超越一句口頭上的「我支持」。

在溝通的過程中,柔伊建議可以跳出支不支持的二元討論,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是最重要的,跟你關係好、有信任感,我們就有機會交流議題,無論是父母、異業合作的單位或是身邊的朋友,就會自然而然願意去了解跟你相關的事務,有機會帶領他們去關心自己生活圈以外的事情。

---

【了解更多】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