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後座談】《阿青,回家了》—李家驊、黃致豪

記錄/廖思閔

73310000_1777196492425045_4642641153399717888_o.jpg

黃致豪律師表示,無論你支不支持死刑,有幾個前提可以思考一下,在死刑還存續的現在,一般我會把這些案件分成兩類,一種是身心狀態異常的狀況、一種所謂這種「正常」的狀態,那這種沒有身心疾患的所謂正常的死刑犯,我們就要看他行為背後的脈絡,去了解他為什麼會做這樣的事。

其實看這部片最艱難的地方是在於你會發現這些人最終淪落到這個境地,他們原本的立足點跟我們相差其實並不遠,腳只要滑一步就會掉下來。我們可以看到社會跟經濟地位、犯罪跟貧窮的關係、跟疾病的關係,我覺得這是死刑做為處理社會的問題的一個方式必須要思考的。這也促使我們反省,即便我們暫且不去看那些所謂罪大惡極、沒有教化可能性的案件時,在有些犯罪的脈絡下,我們可以深深的感受到他們的不得已,那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還需要對他們做死刑的裁處嗎?我想這是這部片的重點。

另外我們可以看到劇中馮媽媽最後決定要和解而楊清卻已經執行的時候,她那種心痛落寞的狀態,她會想是不是因為她一條生命又逝去了,我會很想問問王琄在演這個角色的感受。

其實看這部片覺得最難過的是他就是一個發生在台灣的事件,融合了臺灣社會非常多的案件,它就是在講在這個社會這樣的環境下,是不是一失足之間我們就有可能變成死刑的被執行人,我覺得這也是大家可以思考的問題。

李家驊導演則說,自己之前因為拍片的關係,問了致豪律師:「如果照這樣看,絕大多數的犯罪都跟階級有關」他也認同,其實國外已經有很多相關的研究。

大家知道嗎?其實最普遍的罪惡就是貧窮。

我跟致豪律師一樣也看得很痛苦,我大概每隔十分鐘就要停下來,因為我會一直想到湯英伸。其實我在2008年以前是非常支持死刑,但拍蘇建和案之後發現,其實很多事情跟我們想的不一樣。我們看到媒體談論相關案件的時候,往往只能看到事件,沒有人沒有血肉,只有那個邪惡的形象跟例如砍一百刀的這個動作,《阿青,回家了》這部片就是讓我們看到人這件事。

我其實很希望大家知道,在所有犯罪之前,這些犯罪的犯罪者他都曾經是一個人,現在也是一個人,之後他們也還是一個人,只要人就有可能會犯錯,那我們在看這些案件的時候,我們到底是在理解這個行為,還是在理解這個人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行為?為什麼會走上這條路?我在拍片的時候其實看了很多卷宗,越看我越痛苦,看到後來我會發現很多時刻只要有人去拉他一把就不會導致最後的這個結果,案件的發生往往是由許多錯誤的抉擇累積導致的。

 

場次表
《阿青,回家了》簡介
【影評】《阿青,回家了》—殺人。償命:你我眼中的悲歌,他們生活的正常

所屬影展
殺人影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