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影展
自2004年初冬,歷經了六屆殺人影展、十五年時日,死刑仍然沒有因其種種爭議而消失在當今台灣,但這漫長的時光並沒有就此虛度,死刑的支持與反對,仍然不斷地在對話,不斷地在尋求解答。
【影評】厄夜追緝令: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文/江鎬佑(法律白話文運動)
你是用什麼來判斷真實的?
如果你是個會看看電影的人,大概以下兩部電影都不陌生,一部是荷莉‧貝瑞所主演的「絕命連線」,而另一部則是在2017年大獲喜好懸疑劇情者好評的西班牙電影-「佈局」。而這兩部電影也是當我看完丹麥電影厄夜追緝令之後,浮現在腦海裡的兩部電影。與絕命連線相同之處都在於,這兩部電影很大部分都透過了「聲音」與「對話」,讓你認識電影裡每個角色的個性、經歷。而如果你看過佈局這部電影,最讚賞的莫過於整部電影劇本的縝密度,如果不是看到最後一刻,那麼你大概無法完全理解,在電影裡哪一句台詞是真的,而哪一個故事才是真實發生之事。相同的在厄夜追緝令也在劇情接近尾聲時,你才得以逐漸獲悉整個事件的原貌。然而什麼才是真實的事件的內容?為何前後十分鐘的劇情引領就會讓你對事件的始末有完全不同的認知?究竟你是怎麼決定你所認知的事實,又是如何做出判斷的?
沒圖沒真相,有圖你就看得清嗎?
就像前面所述,厄夜追緝令這部電影令人驚嘆的地方就在於,電影成功的利用聽覺去形塑整個故事,而且令人驚嘆的是只有利用聽覺與對話這點,從影片開始到結束,男主角雖然中間換過房間,但是整體來說他就在一個近十坪的空間裡,反覆著接電話與通電話,判斷著案件方生的經過與內容,也因為只有聲音所以這使得男主角與觀影之人的腦海裡,產生一定的故事雛形。也許看完電影後的你會認為是因為男主角與您都因為只有透過聲音及對話,才會誤解案件的真實經過,套句鄉民最喜歡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沒圖沒真相,然而有圖就會有真相嗎?當案件的初步偵查報告擺在眼前,當前科紀錄表放在面前,當一些些邏輯上有瑕疵的證詞出現,你會相信那位在你眼前的被告在偵查機關中或是在法停裡的喊冤嗎?那時候無罪推定的想法,還會留存在你心中與否?還是你會順水推舟的順應著自己的想像。
環境的影響,遠大於任何人格特質
我們總是納悶人為什麼會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即便整個審判系統設定了許多糾錯的制度設計,我們都還是有可能陷入偏誤。當人必須活在這個偌大的世界裡時,很多時候偏誤就存在於我們的預設裡了,心理學家陸續做過一些實驗去證明環境影響的偏誤,他們曾經以神學院學生做試驗,一半的學生先在教室裡分享神學生畢業後的就職機會,另一半則講聖經中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接著心理學分別告知兩組人要移動到其他教室,並給予不同的時間壓力,然後在更換教室的途中,預設好明顯需要幫助的人。實驗結果包括時間及分享故事內容的不同都影響了停下來幫忙的人的比例。環境的影響,遠大於任何人格特質,人類在他的歷史上反覆的印證了這點,一如納粹士兵、一如著名的米爾格倫試驗裡,繼續給予受害者施以電擊的受測者。當人的腦與心都是如此的脆弱,在由人環環相扣而成的司法審判程序中,我們又如何可以毫無偏誤。
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我們又該如何面對?
在你的人生故事裡,你是好人還是壞人?在這處電影裡看到結局時我們大概都得在心中打上這個問號?厄夜追緝令里的男主角亞斯格在整個夜裡是那個正義的化身,然而在他與電話那頭人的對話中,他透露出他也殺過人,一個年輕人,一個可能做了壞事但罪不致死的年輕人,一個無法主張正當防衛情境的開槍時機,他曾經開了槍殺了某個年輕人。那個花費幾近1小時在你面前看來剛正不阿、忌惡如仇的男主角,短短幾句話就讓他從正義化身,變為一個普通人,一個即便做了錯事,你卻願意讀他的無奈,願意同理他的失誤。
但是如果我們把男主角拉出第四面前,放到你所處的社會時,你是否還會願意讀他的無奈,同理他的失誤,還是你會再落入窠臼,覺得該怎麼辦就怎麼辦。當故事全劇終,在你的人生故事裡你是好人還是壞人?你在別人的故事裡又是好人還是壞人?這個世界像是用故事構成的世界,權力者靠著革命者的鮮血說自己想說的故事,說故事的人要把故事說的動人很大部分除了說故事的人的本身故事動人以外,更常取決於聽故事的人帶著怎樣的想法去看故事。
當你坐在決策台前,你是否不被微小事物影響?你是否仍能如一張白紙閱讀在你面前的故事?不帶偏見的認為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誰又應當被苛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