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廢死聯盟說的話,是為《廢話》。
在2010年的死刑爭議裡,我們受封為「最邪惡的人權團體」,我們的主張,看起來確實狗吠火車,所以《廢話》也就是「吠話」。知其不可而吠之,汪汪!《廢話電子報》於2012年2月首次發刊,每個月發行的廢話電子報是廢死聯盟實踐與社會溝通的方式之一,我們期許自己用淺白、易懂的文字,透過定期的發刊,持續跟社會對話。
2018電子報年終回顧精選文章
文/ 王佩淇
今年的舊曆年來得特別早,2018一結束,2019年的第一期電子報想再次帶大家回顧去年電子報復刊後的精選好文。
王信福案的證據結構—張娟芬論文報導
王信福是何許人也?
張娟芬透過分析判決,重新檢視王信福案的證據結構,直指其為司法審判的活化石,且可能又是一樁冤案!
沒有簡單的路
當政府對犯罪預防與監所改革等實質層面毫無作為,就是暴露全民於受害風險之下,並把難題推向被害者家屬,這是人們想要的嗎?林欣怡邀請大家一起思考。
「解決問題,而不是解決這個人」
2018年5~6月間,多起駭人聽聞的兇殺案件發生,主流媒體卻聚焦在報導案件細節,引來一片以殺止殺的暴戾風向。置身風暴中,廢死聯盟執行長給了直球的回應。
那一天,我們都受傷了
小燈泡案二審宣判前最後一次開庭的那一天,廢話電子報主編坐在旁聽席上,看見了法官、律師、被害者家屬努力撐起的對話空間,試圖聆聽與理解他者。彷彿是一場平行時空下的法庭,走出庭外,聲音變得微小而歪斜。
悲劇發生的那一天,法庭審理的那一天,王景玉被拋出社會安全網墜落的那一天,你我都是受害者。
受傷的人,該如何照顧?—記第十六屆世界被害者學會世界大會
被害人需要的是什麼?
2018年6月10至14日,「世界被害者學會全球大會」在香港城市大學舉辦。迄今已16屆的全球大會,本屆是第一次在亞洲舉辦,也是廢死聯盟第一次參與以「被害人學(Victimology)」為主題的全球大會,我們以有限的資源與能力,希望能更多理解被害人權利之相關議題。
殺了一個偷飛機的人
2018年8月31日,法務部執行了李宏基死刑。
什麼樣的人活該被處死?張娟芬描述了幾個如此重疊的面貌:他們都是中下階層、經濟弱勢之人,都殺害家人,犯後都企圖自殺。他們在審判過程中都一心求死,因為他們已成無家之人,而且,家就毀在自己的手上,唯有自死才是解答。
你的國慶不是你的國慶
2018年10月10日,廢死聯盟邀請了自冤獄中獲得平反的「前」死刑犯,向他們獻上敬意,同時希望藉由他們的遭遇,喚起台灣社會關注那些仍在死牢中等待生機的無辜者。
那天晚上,我們在現場留了兩個位置,上面各有一隻紙鶴。那是我們為江國慶、盧正所留的。從為了冤獄奔走開始,廢死聯盟如今跑向更艱難而人跡罕至的荒漠。我們沒有辦法逃避,我們的立場就是廢除死刑制度,追求一個更安全美好的國家。
「此人沒有教化可能性?」—2018台灣死刑判決研討會幕後故事
10/7廢死聯盟舉辦了一場學術研討會,而且要研討的是死刑判決。這麼硬的主題,還辦在理應補眠、從事和諧溫馨家庭日的禮拜天,活動還是早早就將報名額滿。
有無教化可能是個令人玩味的華麗噱頭,教化有沒有?誰說了算?我們特別找來研討會策畫者—廢死聯盟法務主任林慈偉,跟大家聊聊研討會的幕後故事。
簡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關於生命權 第36號一般性意見
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在去年十月底發表了《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關於生命權第36號一般性意見,我們邀請 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Covenants Watch召集人黃嵩立教授撰述專文,帶您快速了解此次36號一般性意見之內涵概要。
本文僅將第36號一般性意見作扼要的說明和摘錄,希望在正式中文本問世前讓讀者先瞭解其大要。就台灣而言,首先衝擊的將是死刑的相關議題,除此之外,政府更有必須採取保護生命權的積極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