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死刑,沒有人是贏家

文/廖怡理、楊亞璇(廢話電子報編輯)

這次的怕死讀書會,由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的高榮志執行長為大家導讀《死前七天:關於罪行與死刑背後的故事》。《死前七天》以一名死刑犯死前的七天,分別描寫了相關的故事,貫串起這些故事的,正是「死刑」這件事。有遭判死刑的無辜冤案者、報導過三百多次死刑執行現場的記者、獄中通信的愛情故事、傷心欲絕的母親、憤怒的受害者家屬的故事。本書特別之處在於,不將重點擺在法律討論,而是透過活生生的故事描寫死刑帶來的衝擊,將每個角色面對死刑的情緒、想法描寫得透徹,這是高榮志認為本書之所以觸動人心的原因。

雖然《死前七天》對律師、法官的角色著墨不多,高榮志在閱讀時常常想到他剛當上律師,接到死刑案件時發生的事,像是第一次面見案件當事人的緊張,想著當事人是不是凶神惡煞,心裡暗暗地害怕,卻在一次次的面談中,越來越將當事人看作一般人,而不是死刑犯。高執行長說那是慢慢不將死刑犯視為「他者」的過程,如同書中負責執行死刑的典獄長,在跟死刑犯長久相處下,產生連帶感與情感,漸漸將死刑犯視為一般人,甚至是自己人。這樣的情感使得典獄長難以執行死刑。高執行長發現,死刑這個制度,本身便是將死刑犯視為應被社會排除的「他者」,將死刑犯排除,徒留下圍繞死刑的相關人,為槍聲之後的世界哀悼,面對死刑,沒有人是贏家。

《死前七天》中有一段描述牧師的心境,讓高榮志非常有共鳴,有位牧師曾經感受到很巨大的罪惡,他覺得眼前的犯人實在太壞了,壞到他無法忍受,原本應該聽犯人告解的牧師,想到他的所作所為,自認沒有辦法承受那「邪惡的力量」,痛苦的牧師草草結束告解,受衝擊的牧師甚至到外面吐了。後來,牧師克服「障礙」,他告訴自己,他不是以一個「人」的身份面對犯人,而是扮演神的使者的角色和他對話,牧師以這樣的信念來面對犯人。

牧師的故事讓高榮志想起,曾經他是一位為死刑犯辯護的菜鳥律師,在閱讀卷宗時常常讓他很受不了,尤其是看到死者的照片,會覺得怎麼會如此的慘,他形容這是「每個人最原初的正義的感覺。」在辯護的過程中也曾質疑自己「為什麼要幫他講話?」,不過高榮志的想法也類似書中的牧師,他其實也是帶著使命面對犯人,幫犯人爭取法律上的權利,即是他的使命。

即使《死前七天》未將律師作為主要描繪對象,但高榮志仍在閱讀中產生非常大的「共感」,因為他了解,一位死刑犯所能牽動的人太多太多,而這些人的每一個矛盾、憤怒、掙扎或怨懟,都是一個故事。

 

延伸資訊:
1. 《死前七天:關於罪行與死刑背後的故事》Seven Days to Live (作者:卡瑞納.伯格費爾特|出版社:遠流)
2. 怕死讀書會直播影像

給我一張板凳,讓我們撐起一個溝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