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廢死聯盟說的話,是為《廢話》。
在2010年的死刑爭議裡,我們受封為「最邪惡的人權團體」,我們的主張,看起來確實狗吠火車,所以《廢話》也就是「吠話」。知其不可而吠之,汪汪!《廢話電子報》於2012年2月首次發刊,每個月發行的廢話電子報是廢死聯盟實踐與社會溝通的方式之一,我們期許自己用淺白、易懂的文字,透過定期的發刊,持續跟社會對話。
不再等待奇蹟
不再等待奇蹟
文/ 李家驊(紀錄片「起點」導演)
「只有兩種過日子的方法。一種是認為,沒有一件事是奇蹟。另一種,是認為每一件事都是奇蹟。」—亞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一次游媽媽出席的演講場合,更生團契的邱松山老師在台上說:「仇恨是人性,原諒是神性。游媽媽的寬恕,是神一樣的行為。」邱老師語畢,台下即刻報以熱烈的掌聲;當時我也深深相信在場的聽眾們,無一不被游媽媽寬恕加害人的故事深深感動。然而面對這樣的讚美,游媽媽在台上卻顯得羞赧又不知所措,臉上的微笑甚或還帶著幾分尷尬。台下的我心裡好奇,活動結束後,連忙趨前去問;免去了台上緊張的情緒,游媽媽用台語流利的回應:「哪有那麼偉大?我放下就是想讓自己好過一點。邱老師講得我都很歹勢…」只是還沒等我問完,游媽媽就迫不及待的用她一貫爽朗的笑容,興奮的把話題轉向她這次醃漬的金棗有多麼受到大家好評…
那一直是我心裡游林美雲的樣子。
對我來說,游媽媽身上最感動人的,也許從來都不僅僅是那一段反覆見諸於各大新聞媒體的寬恕故事;而是她永遠用誠懇、純樸、認真和善良來回應世界與人生的態度。
那幾年裏頭,拍片實在是一件令人痛苦至極的工作。我跟同事連續接觸了幾個關於冤案與性侵害的題材,我們總是坐在攝影機後,聽著弱勢的主角們帶著或無奈或認份的情緒,訴說一個又一個窮盡心力對抗現實的故事;那段時間裡大多數的拍攝,常常是在眼淚跟無力感裡頭告終。當時我總覺得,隨著拍攝素材的累積,自己對體制憤恨不平的程度也與日俱增。一直到那個下午,游媽媽平靜的在鏡頭前講述她如何處理自己生命中種種不幸的遭遇;我才赫然發現,一個轉念,可以給人生帶來多大的不同。可惜媒體上的美好故事,跟現實總是存在一定程度的落差;我們都以為懷抱著寬恕心的游媽媽會就此幸福終老。事實卻不然。
一個多月前,游媽媽因為車禍意外離開了。回首看看這幾年的游媽媽,我心裡滿是苦楚。褪去各種「神聖的光環」後游林美雲,依然辛苦奔走於農忙、兒女生活的現實困頓中;事實上,在配合當局政策與績效的各種加冕與表揚之後,游媽媽真正得到的實質與精神幫助,其實微乎其微。
我心裡苦的,不只是又一個善良美麗生命的辭世;而是當這樣美好的人,願意用自己生命經驗裡的悲劇,轉化為鼓勵整個社會的力量同時,這個國家與社會裡的現有機制,能夠為這樣辛苦走出陰影的努力所給予的助益與回饋,卻貧瘠到教人羞愧。
我想起愛因斯坦的話。我以為,游媽媽用自己的生命為我們創造了奇蹟。然而像游媽媽這樣的個案,其實更是突顯社會與國家機制無能的證據。游林美雲的故事,是一個中年婦女獨力在極有限的外援中重拾新生的歷程;作為一個公民社會的成員,除了給游媽媽掌聲,我們或許更應該認真反思,整個國家機器對於犯罪被害人救助機制的問題究竟何在,才會讓一個喪子的母親,需要經歷如此的波折與煎熬。
所以,我衷心希望台灣能早一天建立完整的犯罪被害人保護制度,因為只有當我們不再期待游媽媽這樣的奇蹟發生時,我們才能抬頭挺胸的告訴自己,終於可以無負於游媽媽為我們留下的教訓跟勉勵。
親愛的游媽媽,願你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