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與行動
這裡會有廢死聯盟的新聞稿及倡議行動。
ADPAN會議巴基斯坦訪談報導:死刑作為嚇阻恐怖攻擊的良方?
ADPAN會議巴基斯坦訪談報導:
死刑作為嚇阻恐怖攻擊的良方?
文/陳緯弘(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研究專員)
板凳,作者Alessandro Boscarino
圖片來源:Poster for Tomorrow「死刑不是正義」系列
2014年12月16日巴基斯坦西北大城白夏瓦發生恐怖攻擊事件,巴基斯坦神學士武裝分子侵入軍人子弟學校開槍屠殺,造成超過150人死亡,其中包含137名兒童。自2008年以來即實施「暫停執行死刑」政策的巴基斯坦,總理Nawaz Sharif在案發隔日一聲令下,宣佈在與恐怖行動相關的案件取消「暫停執行死刑」。命令下達後48小時內,旁遮普省費薩拉巴德(Faisalabad)中央監獄中的兩名死刑犯-- Mohammed Aqeel(2009年犯下陸軍總部攻擊事件)與Arshad Mehmood (2003犯下刺殺前總統General Pervez Musharraf未遂)就被處死,使得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特別致電Sharif總理,呼籲停止執行死刑。
針對巴基斯坦的死刑議題與近期的發展,筆者採訪了兩位巴基斯坦從事廢死運動的夥伴—「監所服務協會」(Prison Fellowship Pakistan)的Arthur Wilson,以及執業律師Arshad Mehmood(與前述被執行的死刑犯同名),希望從他們身上了解這起事件對巴基斯坦社會以及廢除死刑運動的影響。
Arthur Wilson 在「鬼島生與死:2014台灣國際廢死研討會」
不公平審判II發表工作坊場次,報告巴基斯坦死刑現況。
死刑無具嚇阻效果
Arthur於1983年進入監獄服務,從事加害人與被害人的調解工作,在調解的過程中,他發現死刑無法讓被害人或其家屬重拾笑容,唯有透過和解的方式才能夠為當事人提供心靈上的慰藉,因而開始致力推動死刑的廢除。另一位巴基斯坦夥伴Arshad的父親則是在獄政單位服務,從小就跟著父親工作調動而搬家,住在監獄旁的員工宿舍,監獄成為他孩提時玩耍的地點,受刑人則是他的玩伴。第一次接觸死刑,Arshad還未滿13歲,當時巴基斯坦公開執行絞刑,兄長帶著他去觀刑。起初他覺得很興奮,因為父親的關係,他們被安排在所謂的「搖滾特區」(最接近絞刑架的位置),但是隨後的執行場景讓他害怕與沮喪。也開始反思死刑的意義,在心裡種下了廢除死刑的種子。此外,Arshad也見證了巴基斯坦第一次的公開鞭刑,當時許多人都騎腳踏車來觀刑,把車子停在監獄外,當執行完畢後,很多觀刑者的單車都被偷走了。Arshad認為,如果這種不人道的刑罰有嚇阻效果,竊案就不應該再發生,因此除了死刑,所有酷刑都應該被檢討。
Arshad認為,近日的恐怖攻擊事件讓巴基斯坦政府重啟對恐怖份子執行死刑,未經審慎思考且操之過急,實為報復而非關正義,使整個社會對於這起攻擊事件瀰漫著非理性的復仇與情緒性反應。「巴基斯坦人權委員會」及人權觀察(the Human Rights Watch)等人權組織更直言,死刑的執行是「對於屠殺事件怯懦的政治回應」。在巴基斯坦超過8500名的死刑犯中,據信有大約一千名是被以恐怖主義相關罪名定罪,這些人之中大部分已用盡救濟程序。由於巴基斯坦的刑事司法系統未見完善,因此無法排除無罪之人被絞殺的可能性。一份最近的研究「公平審判權: 巴基斯坦刑事司法之旅」,以旁遮普省三個地區受官方拘禁者的刑求問題為研究對象,揭露了令人擔憂的情勢,有超過57%的被告表示曾在偵查期間被刑求,這樣根本無法確保公平審判與避免冤死案件的發生。此外,執行死刑無法解決巴基斯坦恐怖活動的問題,因為死刑無法嚇阻自殺式攻擊。
Arshad Mehmood 律師(前立持麥克風者)
向ADPAN會員大會參與者說明伊斯蘭教律法在巴基斯坦刑法制度當中的角色。
人民與政府交相賊的「供需關係」
本文截稿的1月7日,巴基斯坦木爾坦中央監獄(Multan Central Jail)收到了一份殺警犯的死刑執行令,這是這所監獄第一次執行絞刑,同時監獄中還有九名死刑犯。蘇庫爾中央監獄(Sukkur Central Jail)也接到了三份死刑犯的死刑執行令,他們犯下2001年喀拉蚩防衛廳長官的謀殺案,執行的日期訂於1月13日清晨,他們的家屬已被安排最後一次的面會。
死刑的需求總是在每一次重大案件後被激發,但是死刑根本無助於犯罪的預防或是損害的填補,唯一可以合理解釋的就只是滿足社會大眾的肅殺欲望,國家為了快速撫平重大案件所引發的動盪,就會迎合大眾的口味展開殺戮,並以死刑犯為祭旗。人民與政府交相賊的「供需關係」,事實上會使重大案件的成因被刻意忽略。巴基斯坦的恐怖攻擊事件,其實揉合著錯綜複雜的宗教、政治與國際情勢,然而,人民對於死刑的需求,蒙蔽了問題的癥結,也讓政府得以用執行死刑來迴避這個「不願面對的真相」,而在欲望滿足後,問題仍然繼續存在,甚至惡化,等到下次的引爆點出現,人民再度產生死刑的強烈欲求,國家當然也樂於配合演出,用執行死刑協助人民自我安慰,最後讓問題不斷地惡性循環。死刑制度以這樣的面貌存在,不僅無一利,還會招致百害,所以,必須除之而後快的,絕對不是死刑犯,而是死刑制度本身。
「死刑不是正義」,作者Aida Torkamani Asl
圖片來源:Poster for Tomo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