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存廢」應朝向更廣泛的社會對話/林國明

死刑存廢是個高度爭議的議題。法務部政策雖然朝向「逐步廢除死刑」,但也認為,是否全面廢除死刑,應視「民眾之共識與支持」而定。問題是,什麼樣的作為,才能獲得「民眾之共識與支持」?單向的政令宣導,以及「各言爾志」的座談會、研討會,是否能如政策所預期的,「逐步降低民眾疑慮,進而凝聚共識」?我們知道,死刑存廢,不但引發價值層次的衝突,也涉及事實層次的爭論。立場相異的各方,如果只是根據自己信仰的價值,選擇有利己方主張的事實,來進行宣導或爭論,可能只會使政策爭端繼續停留在衝突的漩渦,而難以建立社會共識的基礎。

社會共識的逐步凝聚必須依靠廣泛的公眾對話與溝通。2008年底進行的「應否廢除死刑公民會議」是個很好的開端。在這場公民會議,二十位不同背景的公民,閱讀相關資料,聆聽多元觀點,針對死刑存廢的爭議議題進行知情的討論。會議的結論報告雖然沒有對死刑存廢形成共識,但公民們考量死刑存廢的理由,對於死刑存廢的配套措施所提出的主張,以及會議過程所產生的轉化效果,對我們思考如何逐步凝聚社會共識相當具有啟示意義。

第一個重要意義是讓我們瞭解社會公眾對這個議題的核心關切。過去所做的民意調查,雖然顯示多數民眾不贊成廢除死刑。但民意調查的受訪者往往缺乏充分資料,支持或反對的理由也不清楚。透過公民對話所提出的理由,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公眾關切之所在。死刑存廢政策必須妥善回應這些關切才能逐步凝聚社會共識。

另一個重要意義是公共對話可以改變人們的想法。有超過半數的公民表示,在參加會議之後,他們原先的立場改變了。或許對於死刑存廢的立場,一時之間不易變動,但對於生命權的價值、司法誤判的可能性、犯罪的成因、以及死刑對重大犯罪的遏阻效果,這些可能影響死刑存廢立場的議題,許多公民在接觸到更多的事實資料,聆聽各種不同的價值觀點之後,態度是會發生改變的。人們的想法有改變的可能,凝聚社會共識才有希望。

單向的政令宣導和各言爾志的座談會,不易改變人們的想法。唯有持續進行廣泛、深入的公民對話,提供充分的資訊和多元觀點,回應公眾的重大關切,死刑存廢的政策,才有可能獲得「民眾之共識與支持」。

林國明
台大社會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