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廢死話重點

整理/廢死聯盟秘書處

一月

國民法官制度上路

2023年一月,國民法官制度正式上路,符合資格的一般民眾有機會被選任為國民法官,和職業法官一起對刑事案件進行審判,並對被告論罪科刑。截至年底,總共有近七十個案件在各地方法院採用國民法官制度進行審理,其中部分為殺人案件,而這些殺人案件當中,大多數又與社會議題相牽連,例如:受暴婦女殺夫案、單親媽媽攜子自殺案、精障兒思覺失調急性發作殺父案等等,不僅考驗國民法官如何理解特殊境遇家庭的故事,也考驗著辯護人能否在法庭呈現犯下殺人案的被告,在犯案之前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因此,繼2022年辦理「如果我是國民法官」的廢死星期四系列講座之後,經過一年多的規劃、籌備與撰稿,廢死聯盟與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北律師公會、刑事辯護律師協會合作,於2024年一月出版《聚沙成塔・拒殺之辯:國民法官死刑案件辯護手冊》,提供未來承接國民法官死刑案件的辯護律師更多參考資源。(楊雁)

xuan_chuan_tu_fbfen_si_ye_heng_fu_da_tu__0.jpg

二月

開啟人權國會平台

為了讓人權的落實與議題推動上能與國會有更好的互動,廢死聯盟與台權會、司改會、勞陣、人約盟和國際特赦組織等六個人權團體共同組成人權國會平台,邀請跨黨派立法委員辦公室參與,共同針對人權或司法相關議題進行交流。2023年共舉辦七場活動,主題非常多元,包括死刑公投與執行、立委對於死刑存廢的意見調查研究、國民法官制度、反酷刑公約、個資保護以及國家人權委員會制度等議題。透過這個平台,我們與立委辦公室、國外駐台代表處、國際人權專家以及人權團體的夥伴進行交流、互動共將近200人次,期待能促進人權作為台灣國會的核心價值。(組盈)

20230317_123529.jpg
人權國會平台活動現況,林俊宏律師(螢幕前立者)向立委助理及人權團體夥伴說明國民法官制度。圖/廢死聯盟

廢死星期四

自二月起共舉辦七場講座,其中兩場與台中哲學星期五合作。主題包括:「國情不同,廢死不可?」、「量刑鑑定、精神鑑定,傻傻分不清楚?」、「從《九槍》到《八尺門的辯護人》」(台中哲五)、「外役監爽爽關?真的是這樣嗎?」、「誰的牢獄之災?監所訪談計劃成果分享」(台中哲五)、「《創傷與復原》:我和我們受過的傷」、「《八尺門的辯護人》:所有的殺戮都一樣」。廢死星期四講座內容的側記,皆發佈在廢死聯盟的網站或廢話電子報。(佳臻)

三月

智礙難刑— 監所訪談計畫

為確實了解監所處遇與狀況、理解長期監禁對於受刑人的身心影響,並且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議,廢死聯盟在台灣大學社工系Ciwang Teyra教授、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黃嵩立教授、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彭仁郁教授等協助之下,邀集社工、諮商師、精神科醫師等專業人員執行監所訪談計畫。本計畫通過行政院人權處許可,並嚴謹規劃相關問卷及題綱,通過研究計畫倫理審查,由廢死聯盟自籌經費進行,以保持計畫的獨立與客觀。雖然計畫在2021年底開跑,但過程一波三折,還遇到新冠疫情影響而有所延宕,但終於在2023年底完成全部的訪談。

我們完成了15間監所、37位死刑犯、40位無期徒刑受刑人的訪談,與每位同學都進行了約四小時的交談,希望更深入了解這些重大刑案當事人的成長經驗、犯案背景、監所處遇、社會互動。此外,我們舉辦了五次團督會議,蒐集凝聚近30位團隊成員之經驗與回饋,大家的專業背景分別有心理、社工、法律等。過程中,廢死聯盟的部份工作人員也參與了監所關注小組主辦的「監所參訪行動」,實際走訪並了解不同監所的狀況。2024年,我們預計完成監所訪談計畫的成果報告,並向政府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小豌)

jian_suo_su_miao_1.jpg
進行監所訪談之餘的會客室素描。繪圖/林欣怡

 

 

 

 

 

 

 

 

 

 

 

四月

馬來西亞廢除唯一死刑

馬來西亞於4月3日和11日分別由下議院和上議院通過2023年《廢除強制死刑(唯一死刑)法案》,並修訂死刑和監禁相關的《2023 年終身監禁(聯邦法院臨時管轄權)法案》;上述兩部法案分別於7月4日、9月12日生效,符合資格者可以在90天內提出書面申請,每位符合資格的收容人可以向「量刑複審聽證會」提出一次申請。(註:在馬來西亞的華語用法中,無期徒刑(natural-life prison sentences)是關到自然死亡,而終身監禁(life imprisonment sentences)則是指30年有期徒刑)

這個量刑複審聽證會是由聯邦法院首席大法官為首的三位法官審理,由於案件量龐大,一件的審理過程大約只有5-10分鐘,控方基本上不會提出異議;法院審查的優先順序將會根據年齡、健康狀況、刑期等因素決定。根據報導,法案通過時馬來西亞有1300多名死刑或終身監禁收容人,法律生效後重新量刑人數為 978/1020(提出申請/符合資格),其中提出申請者原被判死刑的有861人、終身監禁117人。死刑重新量刑的可能結果是維持死刑,或改判30-40年有期徒刑(從被捕日開始起算);未滿50歲如獲改判,還要附帶鞭刑12下(含)以上。(昱翔)

*《人選之人—造浪者》台劇上映

五月

亞洲廢除死刑策略研討會

儘管全球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國家已在法律或實務上廢除死刑,但亞洲一直以來都是全球死刑執行人數最多的區域,廢死聯盟與法國共同反死刑組織(Ensemble Contre la Peine de Mort, ECPM)、亞洲反死刑網絡(Anti-Death Penalty Asia Network, ADPAN)五月底在台灣舉辦《亞洲廢除死刑策略研討會》。邀請各界人士,超過14個國家,近百人集思廣益各種廢死之挑戰和機會。亞洲反死刑網絡召集委員Sara Kowal強調,雖然亞洲廢死運動近期有巴布亞新幾內亞廢除死刑、馬來西亞廢除唯一死刑等階段性勝利,但菲律賓、孟加拉、斯里蘭卡和新加坡政府以打擊毒品為名,漸漸擴大死刑的範圍與數量。歐洲經貿辦事處和法國在台協會也強烈表示台灣應盡速暫停執行死刑!本次會議連結了亞太區域廢死運動組織共同努力,針對毒品死刑、國家人權委員會角色、刑事辯護、冤案救援和媒體倡議等主題有豐富地交流。(組盈)

廢死教育工作者與亞洲青年

趁著「亞洲廢除死刑策略研討會」在台灣舉辦的機會,廢死聯盟與法國「共同反死刑」(ECPM)組織邀請在國小、國中、高中及大學任教的老師們齊聚一堂。共同反死刑的教育顧問蘿荷(Laure Boukabza)擅長規劃人權活動和教育工具,她擅長為青少年量身訂做人權教育教學法,鼓勵青年採取行動。因此,在廢死教育工作坊當中,蘿荷分享了三個教學活動,台灣高中任教的幾位公民教師也分享彼此的廢死教學活動,之後老師們互相交流、提問,並分享學生對於廢死議題最常提出的疑問,進行了非常充實且有意義的討論。

五月底廢死聯盟與亞洲反死刑網絡、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世界反死刑聯盟等單位共同舉辦為期兩天的亞洲青年廢死工作坊(Abolitionist Asia Youth Workshop),有來自泰國、越南、緬甸、印尼、澳洲、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將近四十位廢死運動者參與,其中有律師、國會助理、Youtuber(網路影音工作者)、NGO(非政府組織)工作者、記者等等。兩天活動的重點包含讓參與者之間分享各自國家當前在死刑議題的現況、政治文化背景、倡議方式及冤案救援經驗,藉由面對面的交流,期待本工作坊能鼓勵青年運動者在未來的倡議路上成為彼此的夥伴,給予實務上與精神上的支持。(佳臻)

yw.jpg
亞洲各國青年廢死運動者齊聚一堂,活力滿滿!圖/廢死聯盟

*國際特赦組織發表2022年全球死刑報告

六月

世界反死刑聯盟執行委員會及會員大會

世界反死刑聯盟(World Coalition Against the Death Penalty, WCADP)目前在全世界有185個會員團體,廢死聯盟除了是會員之外,從2007年至今也持續當選執行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委員,參與國際的廢除死刑運動,提供亞洲及台灣在地的觀點。六月間在肯亞首都奈洛比舉行的會員大會及執行委員會議是Covid-19疫情後首度的實體會議,會議中除了確認WCADP 2023-2027年的行動策略外,幾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討論及決議包括關注到廢死運動者的身心健康及安全,因此成立了well-being(身心健康)支持工作小組,想要確認目前所有團體是否已經採取相關措施來關照成員的身心健康及自我照護,同時也希望發展策略協助團體成員;廢死議題從來都不只是法律或者政治議題,牽涉到許多社會關懷及人權面。另外一個討論則是廢死運動如何讓年輕人及跨領域的運動者參與。(欣怡)

七月

信福和順的夏日

2011年,台灣一口氣確定了16件死刑案件。王信福、邱和順就是在那一年夏天,死刑定讞。這是兩件充滿錯漏、瑕疵的確定判決。那是壟罩在威權色彩下的司法文化,判決的抄寫了無新意,卻又是恣意無理。民主自由的路上,我們一步步地走,可是12個春夏秋冬一年一年地過,王信福、邱和順還是逃不出 1.36 坪的枷鎖,還是等不到公平審判的訴求。12 年前,王信福、邱和順錯過了一個應當無罪的司法判決、失去了一個應當幸福和順的夏日。2023年,王信福、邱和順的救援大隊成員共同於大稻埕舉辦《信福和順的夏日》市集及音樂會,透過展覽、音樂、議題市集與短講,試圖將同溫層再拓出去一點,讓更多的朋友認識這兩個案件。盼他們能早日重獲自由,幸福和順。(羅禮)

20230708xin_fu_he_shun_yin_le_hui_-111_si_gai_hui_jia_zhen_1.jpg
信福和順的夏日全體工作人員與志工。圖/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謝佳臻 攝

《八尺門的辯護人》台劇上映

八月

憲法法庭的一波駁回

八月間,憲法法庭就「未到庭證人警詢陳述之證據能力案」、「販賣第一級毒品案」及「刑事訴訟程序法官迴避案」等案件,陸續公布了112年憲判字第12、13、14號判決。這些聲請案中多數都是死刑定讞、案件已繫屬於憲法法庭多年,為廢死聯盟所關心的案件。遺憾的是,這三個憲法判決除多仍維持保守意見之判決結果外,如同部分大法官於意見書所講的,憲法法庭的多數意見就這些「人命關天」的個案,竟也未能意識到案件背後所涉及的死刑恣意及正當程序憲法問題。死囚的憲法人權儼然是「倒退攄」(tò-thè-lu,台語意指往後退、向後移動)。(慈偉)

九月

尊嚴.正義.生命權國際研討會

廢死聯盟與歐洲經貿辦事處共同主辦,在歐洲聯盟、台灣民主基金會、英國死刑專案、瑞士商務辦事處等單位支持之下,我們舉辦了「尊嚴.正義.生命權」國際研討會,邀請來自立陶宛、瑞士、英國、美國、印度以及台灣各界專家,研討會中有台灣死刑犯訪談計畫期中報告與針對獄政改革的建議,分享台灣被害人權利保障法制發展並交流瑞士被害人保護經驗,以及死刑憲法訴訟的各國經驗交流,研討會共有超過兩百位聽眾參與,包括法務部、國家人權委員會及媒體皆有派員與會。(佳臻)

csc_0361_kao_bei_.jpg
尊嚴.正義.生命權國際研討會全體講者合影。圖/廢死聯盟

十月

《後來的我們:鐵窗下的每一天》展覽

延續2020年《後來的我們》死刑犯書畫展,今年十月間廢死聯盟再次舉辦死刑相關的展覽,除了展示部份死刑犯同學的畫作之外,這次展覽增加更多內容,包括介紹台灣死刑現況、死刑犯家屬訪談、死刑冤案故事、國際廢死趨勢等,希望讓觀眾能對死刑議題有更深切的認識。

令觀眾印象深刻及震撼的,無非是死刑犯家屬訪談以及等比例的模擬舍房。我們訪談到四組死刑犯家屬,拍攝短片讓他們說出內心的感受。另外,死刑冤案平反者徐自強在展場親手打造的死刑犯模擬舍房,讓觀眾可以自行進入那個空間,親自感受1.368坪的壓迫。我們甚至將台中一位死刑犯同學在舍房中飼養的孔雀魚帶到展覽現場,成為主視覺當中孔雀魚意象的由來。這次展覽,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協助提供新加坡死刑相關的攝影作品,藉由三個家庭的故事,讓更多人了解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死刑政策和現況。現場搭配近十年來全球廢死趨勢的地圖,顯示死刑已經在大部分國家絕跡的事實。透過展覽的動線規劃、展區設計,從微觀到鉅觀的視野,帶大家從台灣本土的死刑制度出發、到死刑犯個人的處境、再到其家屬,最後綜觀世界死刑的樣貌。希望展覽可以引導出更多的思考:我們是不是可以放棄死刑了?(羅禮)

20231104_143708_0.jpg
《後來的我們:鐵窗下的每一天》展覽吸引許多觀眾。圖/廢死聯盟

《後來的我們:鐵窗下的每一天》展覽回顧

*加薩走廊以巴衝突:

10月7日清晨,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從加薩走廊越境突襲以色列,24小時內造成1,300名以色列人死亡、兩百餘人被擄為人質;同時以色列的報復行動也在短期內造成2,700名巴勒斯坦平民死亡,後續以色列的無差別軍事攻擊和斷水、斷電、斷糧等手段也造成大量巴勒斯坦平民的死傷和流離失所的難民潮。以色列1948年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以來,雙方發生過無數次衝突,這次衝突已經造成雙方平民大量死傷和逃難潮,聯合國大會及國際人權團體皆疾呼應立即停火。(佳臻)

十一月

歐盟行:向立陶宛、德國取經

自2022年廢死聯盟與義務律師團為38位定讞死刑犯向憲法法院提出死刑是否違憲的聲請,自此我們便積極準備迎接隨時可能到來的憲法時刻。世界上部份國家是透過修憲或釋憲的方式,完成了廢除死刑的里程碑,立陶宛即是其中之一。1998年立陶宛在憲法法庭做出死刑違憲的解釋之後,政府相應地修訂了《刑法》並將死囚改判為無期徒刑,因而成為已經完全廢除死刑的國家。德國在刑事司法方面是一個相對進步的國家,過去十餘年來,透過歐盟與台灣之間的司法交流計畫或其他場合,廢死聯盟與德國司法、獄政、被害人保護等各方面的專家進行過多次的交流。十一月底在歐盟的支持之下,理事長張娟芬、執行長林欣怡和副執行長吳佳臻一行三人前往近年來與台灣關係良好的立陶宛進行參訪,以了解立陶宛釋憲歷程並汲取經驗。接著,我們前往德國參訪監獄與協助受刑人回歸社會的民間機構,透過實地參訪,我們想理解沒有死刑的德國如何面對長期監禁的受刑人,以及有哪些相關配套措施是值得台灣借鏡與學習的。(佳臻)

*紀錄鄭性澤死刑冤案平反過程的《相見相忘》紀錄片於金馬影展首映。

十二月

死刑平反者的陽光之家

趁著冤獄平反協會《未曾》平冤影展邀請《歷劫餘生》(Fallout)導演馬克(Mark Mc Loughlin)來台的機會,我們邀請「陽光之家」(Sunny Center)創辦人之一的桑妮(Sunny Jacobs)在線上與人在台灣的導演馬克、台灣的死刑冤案平反者莊林勳、鄭性澤、謝志宏來場閉門對談。桑妮和丈夫彼得(Peter Pringle)分別是在美國和愛爾蘭被冤枉判處死刑的前死刑犯,兩人平反獲釋之後在平反者的聚會上相識、相惜、相戀,後來決定在彼得的故鄉愛爾蘭成立陽光之家基金會,把家裡空出的房間用來接納剛平反出獄的死刑犯。他們用過來人的經驗,提供身心受創的死刑冤案平反者一個暫時休息、休養的空間,並帶領他們進行冥想、瑜伽、從事農作、畜牧或手工,讓他們在回歸社會之前能好好修復身心。《歷劫餘生》紀錄的就是陽光之家的成立與桑妮、彼得的故事,雖然彼得在2022年底逝世、桑妮也因為健康因素無法親自來台參加影展,我們透過線上與桑妮交流,仍可以感受到她那溫暖且樂觀的笑容、對無辜者的真心關懷,以及對人權倡議的堅定態度。(佳臻)

sunny_and_peter.jpg
2016年世界反死刑大會上,彼得和桑妮上台分享平反的心路歷程,以及反對死刑的決心。圖/廢死聯盟

國際人權日系列座談會

延續八月連續幾號憲法判決及不受理裁定,年底的國際人權日(12月10日),廢死聯盟與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北律師公會合作,分別就「不確定故意殺人卻判死且提起特別救濟屢受阻礙」、「被指控殺人但指控的主要證人因被國家槍決而無法對質」、「死囚無法向總統請求赦免」等主題,以死刑定讞案件為標的,進行三場系列座談研討,個別從憲法、國際人權法、刑事特別救濟等觀點,多面向地提出台灣死刑案件的人權問題及可能的下一步。(慈偉)

《從未Never》平冤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