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誰是絕對的善良和邪惡—《我的兒子是死刑犯》觀影心得
沒有誰是絕對的善良和邪惡—《我的兒子是死刑犯》觀影心得
作者:艾樂
2020/12/30
其實本次的電影欣賞已經是我第二回接觸以「被害者角度」作為切入點的影片,這段一個多小時的電影內容,使我立即聯想到曾觀看過的影集《我們與惡的距離》,而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便是:「全天下沒有一個爸爸媽媽,要花個二十年去養一個殺人犯!」這是一句真切又深刻的話語,成為我反覆思考人權議題的轉捩點。
或許許多人都和我曾經一樣,於一開始聽聞一場社會案件之際,會將焦點放在「加害人」身上。那種聚焦並非友善的態度,而是在尚未弄清事實之前的未看先猜,深信著一定是加害者的過錯,甚至認為他/她所犯下的錯誤實屬滔天大罪,並沒有理由獲取他人的諒解、同理心!
自從升上高中,接觸更多元人權相關議題以後,我才逐漸放下心中既定的那一把尺—不是每個案件的過錯都應歸咎於加害者一人。換位思考,他/她可能具有難言之隱造成今日的憾事發生,抑或是他/她也可能屬於社會中的被害者之一。
至此,一定會有人不贊同上述所提的觀點,但我卻能夠理解其持反對意見的立場,畢竟過去的我也秉持著與如今不盡相同的看法。
因此,我認為一個案件之中其實沒有百分之百的對錯!藉由不同看待整件事情的角度,例如從被害人、加害者、媒體記者,甚至是加害者家屬或是被害人家屬,都會有截然不同的考量和理解。「沒有誰是絕對的善良和邪惡!」加害者的方法手段可能不受大眾理解,但其仍保有接受救濟的機會,藉此也可以防範社會再次出現以暴力手段解決事情的憾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