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死刑犯作品展台北場開幕記者會新聞稿

110168896_723640171752551_8880412089897154247_n_1.jpg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除了政策倡議,也長期嘗試用各種方式投入社會教育的工作,《後來的我們》是廢死聯盟嘗試透過藝術形式,用展覽進行公眾對話。有別於深硬的論述和研究,我們選擇用藝術作為媒介,期待能透過這個活動,帶起社會大眾對於人性和人權有更多的思考。

《後來的我們》展覽系列活動於今天在剝皮寮歷史街區展開,除了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執行長林欣怡之外,也邀請到了貴賓鄭性澤(死刑冤案平反者)、王瑋中(死刑犯國畫老師)、邱伊翎(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Latteier Beatrice萊貝絲(瑞士商務辦事處代理處長)、陳俊宏(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涂宇安(歐洲經貿辦事處新聞暨公共事務專員)出席記者會。

記者會由廢死聯盟執行秘書羅禮涵主持,她也是這個計畫的策展人之一,首先介紹了《後來的我們》系列活動包括展覽和工作坊,除了台北剝皮寮(7/18-26)之外,也將巡迴到苗栗心雕居(8/1-8/9)及台南藏風藝文空間(8/22-9/3)舉辦。展覽包括14位來自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看守所的「同學」展出21幅書畫作品,台中看守所的國畫老師與冤案前死囚鄭性澤也各提供一幅讓我們展覽;台北場有模擬舍房的樣子,還有一部動畫來呈現死刑犯同學在看守所中一天24小時、一週七天的生活樣貌;以及他們和廢死聯盟志工的書信往來。另外,也透過「1.368工作坊」讓有興趣的民眾更深度參與,一起發想死刑替代措施及監獄改革的可能性。

109450135_1556834041153117_1094043183430441272_n.jpg

另外一位策展人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執行長林欣怡表示,社會大眾從新聞中知道犯案當下的死刑犯,認識最壞的時候的他們。但審判、監禁一段時間後,後來怎麼了?《後來的我們》想要呈現的是,每個人都會改變,或許不能說每一位死刑犯都變好了,但改變的可能性一直存在;《後來的我們》談的也是後來的我們,若這個社會群體中的我們能夠伸出手,不冷眼旁觀,改變的可能性是不是更大?《後來的我們》也是希望政府及政治人物可以了解,通過兩公約的台灣,邁向廢除死刑是我們的義務,與其一再的說「因為民意支持所以要執行死刑」,不如認真看待死刑替代方案的可能性以及監所改革的重要性。

待在死牢14年,2017年底才平反的鄭性澤也出席記者會,他有一幅作品展出,這個展覽也是阿澤促成的。鄭性澤說2014年在台中看守所開始向王瑋中老師學習畫畫,同期一起的「同學」唐霖億也從零開始一起學習,現在也畫出一片天,許多人並不知道死刑犯有這些畫作,且看守所內人才濟濟。他說自己去年參加了世界反死刑大會,在會場看到有許多死刑犯的創作作品,非常感動。阿澤說,同學們的生命已經不再只等同於犯案當時,而在畫作中展現出另一種人生的可能性,希望這個可能性能夠被看見。

109097605_3618372824895571_2243449452837842806_n.jpg
左為台中看守所王瑋中老師,右為冤案前死囚鄭性澤。

王瑋中老師從2003年開始就在監所中教畫,一直到2014 年才在台中看守所教死刑犯畫畫。瑋中老師的學生中,阿澤當然是特殊的,但其他同學也是。在教學的過程中,他會和死刑犯聊天,他感覺到人會後悔的,時間久了都會後悔的,誰也不願意這樣,有時候那個當下只是沒有出現一個善的引導,一個伸手拉住他的人。「畫畫能讓他們得到平靜和療癒,這是我想帶給他們的。而這幾年來,我深刻的感受到,人不會是分分秒秒的好,也不會是分分秒秒的壞,我想這是他們帶給我的。」

109981836_967392447042536_2748151119067424860_n.jpg
圖/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邱伊翎發言。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邱伊翎認為,任何一種剝奪生命的作為,都是屬於酷刑及不人道待遇,國家判處一個人死刑及執行,也是如此。這個不人道不只是在死刑執行本身,包括被執行者及執行者,遺憾的是法務部對於「死刑執行要點」的最新修正,並無採納太多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針對生命權最新的意見。而死囚待在監所裡面所產生的「待死現象」也是一種酷刑。待在監所裡面的人將這樣的生命經驗轉化成「創作」,她期待透過這些創作,讓台灣社會關注到死囚的不同面向及台灣政府在國際人權法上應遵守的義務。此外,國際特赦組織也希望呼籲大家持續關注在獄中已被關押超過三十年的邱和順,他被判死刑的唯一證據是被刑求的自白,希望大家加入我們的連署,呼籲總統特赦他。

107868651_591123228463815_4042142341972583254_n.jpg
圖/左為瑞士商務辦事處代理處長Latteier Beatrice(萊貝絲),右為歐洲經貿辦事處涂宇安專員。

瑞士商務辦事處代理處長Latteier Beatrice(萊貝絲)表示,對瑞士政府而言,人權推廣是重要的外交政策。死刑侵犯人權,不僅無法遏阻犯罪,也無助於和解,推動全世界廢除死刑是瑞士政府優先的外交政策,瑞士支持全球性的廢除死刑趨勢,並持續協助推動相關進程至今。她也表示,至今沒有科學證據證明,比起其他嚴厲的刑罰,死刑更能嚇阻潛在的罪犯。因此,死刑並沒有阻止犯罪、暴行或暴力極端主義的功效。她理解,要讓社會大眾重新思考,並且認知到死刑是對人權的侵害,需要很長的過程。因此,進行教育工作、討論與交流、舉辦廢死相關的活動,都非常重要,能讓大眾更理解何以死刑是對人權的侵害。因此,像廢除死刑推動聯盟這樣持續推動人權的組織非常重要,也非常需要支持。(完整英文發言內容及中文翻譯

除了展覽之外,台北、苗栗、台南三個展期也都會各有一個「1.368工作坊」,由創立木有枝劇場工作室、長期關注社會議題的劇場工作者曾靖雯老師帶領,用劇場的方式,讓觀眾成為主角,說出他們的想法;在台北更有一場限定場的「1.368*N工作坊」,邀請和死刑、監所議題的「關係人」參與,由長期投入公共藝術領域的朱百鏡老師帶領,想像死刑替代方案及長期監禁下,監所改革的各種可能性。

除了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外,這個活動感謝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指導贊助,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歐洲經貿辦事處、瑞士商務辦事處以及關渡美術館的協助,更感謝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黃建宏教授提供許多規劃展覽的想法。

 

《後來的我們》展覽資訊

《後來的我們》死刑犯作品展—訪策展團隊​

「人不會是分分秒秒的好,也不會是分分秒秒的壞」 ——專訪台中看守所國畫老師王瑋中

同學,here we are!

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那學音樂的「壞人」會變好嗎?

所屬出版品
後來的我們-死刑犯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