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影展
自2004年初冬,歷經了六屆殺人影展、十五年時日,死刑仍然沒有因其種種爭議而消失在當今台灣,但這漫長的時光並沒有就此虛度,死刑的支持與反對,仍然不斷地在對話,不斷地在尋求解答。
【映後座談】《厄夜追緝令》—張娟芬、林俊宏
記錄/羅禮涵
林俊宏律師:「這個警員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只是想要幫助他。」
我們對於自己做的事情有不同的評價。跟員警一樣,我們帶入自己的想像,但實際上我們到底是不是在做一個很好的事情?再連結到過去辦案的經驗中,因為律師的身分,會直接跟當事人有所互動。當這個接觸開始深入時,我會開始思考:
我的當事人跟媒體所描述的當事人是不是同一個人?他可能只是在某一個時間點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而我們要給他的評價是什麼?
電影中我們看到這個警員在事情的判斷上很快速,這也是我自己在想的:「很容易我們就會陷入自己的直觀裡,我們很習慣自己的思維模式及根據經驗上的判斷,而忽略了自我質疑的過程。但這絕對是需要時時刻刻警惕自己的部分。」林俊宏律師說。
作家張娟芬分享道:「在這個影片中絕大多數的時間,我的認知就是這位警員的認知,而我所有的訊息來源也都來自他。我完全把被害者跟加害者的角色顛倒過來了,想請問現場跟我一樣的請舉手。」(八成的觀眾舉手。)
還好在電影的結局,導演和編劇沒有讓最壞的事情發生。那萬一沒有呢?旁觀一件恐怖事情的發生,是這部電影最有穿透力的部分。
劇情中有很多的訊息一步步地把我們帶進錯誤裡頭。我們常常說冤案的產生有一個關鍵:隧道一般的視野。一旦我們開始有個成見或假設後,所有的事情將會朝這個方向前進,而沒有思考其他的可能性。
看完電影後,我只能說:我也會犯所有這位警員犯的錯誤。我們必須承認,儘管我們如何帶著好意和專業,我們還是要徹底地認識到人類的不完美,我們不能假裝我們都不會犯錯。
「這是第一次讓我覺得:他把我放在那個會犯錯的位置上,而我也完完全全就掉進去了。」張娟芬說。
場次表
《厄夜追緝令》簡介
【影評】厄夜追緝令:誰是好人?誰是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