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當我們冤在一起:死刑無辜者群像
文/李明洳(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副執行長)
《當我們冤在一起 The Gathering》記錄了美國「無罪見證(Witness to Innocence )」機構,聚集一群來自美國各地的冤獄平反者,透過他們所親身經歷的司法錯誤,來推動司法改革與廢除死刑。
對終止他者生命的猶豫
紀錄片中,讓「無罪見證」這個機構眾多已平反的死刑無辜者,對著鏡頭回溯在死牢的精神痛苦、述說自己被冤待在死牢期間的遺憾,但也同時呈現在無辜者聚會上,經歷這些痛苦的人們互相扶持、打氣、同理的場面。
全片不到半小時,並不是一個華麗壯闊的製作,但這樣的「死刑無辜者群像」呈現在眼前,心理的衝擊仍是強烈。尤其許多人提到在死牢中,看著其他人被帶出去執行死刑,或是聞到電椅燒焦的味道,那讓人對生命的重量感到怔忡。
我在睡前看了這個片,隔天早上起來,有一隻毛毛蟲在我床邊,我不太確定他是怎麼進到屋內的,本來要拿起衛生紙把他捏死了,但突然就一陣心軟,不知怎麼下這個手。後來趕著上班,沒太多時間猶豫,只好把他用碗蓋起來。下班回到家,他還是死掉了。
死刑無辜者的痛苦見證,旁人如我說同理也是矯情。但見證他們的痛苦見證,讓我對終止他者生命產生了猶豫。顯然,很多時候就像看到一隻陌生的毛毛蟲,如果我多一點時間猶豫跟空閒,我可能可以帶他去屋外的草叢,而不是被我擱置、單獨監禁了12小時之後死去。
我想,紀錄片不管是作為冤案救援行動、死刑廢除運動的一環,都是想撐出這個世界多一點猶豫的時間,讓任何終止他者生命的決心,出現一些猶豫。
死刑無辜者:協助與被協助的雙重身分
看完紀錄片之後,我上網查了「無罪見證」這個機構,了解到他們不論是董事會還是秘書處都是死刑的倖存者跟家屬所組成的,我想,透過紀錄片認識到這個機構,也是讓人看見死刑無辜者的雙重身分——他們既是司法系統錯誤下的被害者,需要受到(不只是刑事補償)的協助,同時,他們的堅韌心智與經驗,也能成為改革的力量,協助其他仍在受苦者,或預防更多錯誤發生。
我在司改會工作三年半了,司改會秘書處裡有兩個重要的工作人員,正是死刑冤案的平反者——蘇建和、徐自強。跟死刑擦肩而過,帶給他們許多生命難以言說的傷害,有些直至今日仍影響著他們的生命。但他們不僅有被害的一面,他們也是改革的主體,他們用每一天,奮力支持、參與司法改革。承擔這個雙重的角色,從來不容易。
這部片的英文片名叫The Gathering,光看名字就讓人覺得很不孤單。改革路上,讓大家不孤單,就是我最大的願望。我希望這個紀錄片,可以邀請更多人一起努力。如果不行,也至少邀請更多人有毛毛蟲猶豫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