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死讀書會報導:被誤解的犯罪學
編按:本文為2018/8/16廢死星期四活動之報導
文、圖/ 陳浩瑋、劉柔妤(廢死聯盟實習生)
「我們不知道。我們永遠都不知道人為什麼會犯罪。」
(被誤解的)n犯罪學
七月底,新任內政部長徐國勇一上任接連遭逢黑道火拼、槍擊案頻傳等治安問題,他一句提高「見警率」引發基層的反彈,連警政署都必須跳出來幫忙滅火。話又說回來,提高「見警率」真的有助於降低犯罪率嗎?除了看徐部長新官上任遭逢各方怒火外,我們也可以藉此探究關於犯罪的各種迷思,進一步思考怎樣能預防犯罪,或是,更基本的,人為什麼會犯罪。於北大犯罪研究所任職的沈伯洋(PUMA)老師運用他的研究專業,在本次的廢死讀書會帶領大家深入淺出地閱讀這本《被誤解的犯罪學》(“the truth of about people do bad things ”),一同來思考犯罪的真相,並且破解關於犯罪種種似是而非的迷思。
《被誤解的犯罪學》一書作者湯姆 · 蓋許(Tom Gash)是英國「政府研究所(Institute of Government)」的高級研究員,曾任首相政策小組的顧問,也常撰寫報紙專欄或上電視廣播發表自己的想法。他在本書對於許多關於犯罪的迷思,例如:貧窮是否為人們犯罪的真正原因、我們是否真的需要更多警力、犯罪事件是否日益增加等,用統計數據來證明政府應該擺脫錯誤的迷思,將資源放在正確的地方。而PUMA老師則以三個方面:「傳統」、「理性」、「翻轉」介紹本書,不時對內容進行批判,最後,也提供了讀者對於閱讀的建議。
「傳統」—基因或環境使人犯罪?
「我們不知道。我們永遠都不知道人為什麼會犯罪。」提到人犯罪的原因這個大哉問,PUMA老師簡潔有力地說出他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想要達到一個目標,找出人可能是怎麼樣會犯罪,然後看無論是情感上、數據上哪一種答案最有說服力。」他補充道。
犯罪學屬於社會科學的一門,簡單來說,旨在尋找犯罪行為的現象與規律,並尋找犯罪發生的原因。許多犯罪學家都透過統計數據來計算在何種情境下人會犯罪,而無論是從基因或是環境的角度,古今中外學者的確發現了許多規律來解釋為何人會犯罪,並提出許多研究證明。以杜克大學特里 · 莫非特教授的研究來說,她專注於人體中影響神經傳導系統的特定酶的啟動DNA多寡是否影響犯罪行為,進行一系列的研究。
然而,以基因論的各種研究來說,在統計上,一個理論若能解釋30%,甚至40%的行為已經是相當準確的理論了。舉例來說,若某理論表示一個人身上若具有某一特定特徵(姑且稱其為x特徵),則這個人較有可能犯罪。但是,當一個具有x特徵的人犯罪了,這個x特徵也只能解釋30~40%此人犯罪的原因,剩下的60~70%是完全未知的。也就是說,大部分一個人會犯罪的原因從基因論來說是我們不知道的。本書的作者在書中也自信地說:「如果有想法宣稱我們早在一開始註定擁有一個犯罪的人生,它絕對應該被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關於環境決定人是否會犯罪,也就是「你我都推了一把」,到底「推」了多少?PUMA老師說:「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是,環境的確有影響,但影響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大。」接者作者又舉了一個例子:當今天有個人來招募你去幫派裡面討債等等,你可以不要接受;那為什麼一個人會做出一個「不要接受」的決定?終究還是自己的問題。提到以這個例子去反駁環境的影響,PUMA老師認為,這是作者很特別的地方。
我們常預設犯罪和貧窮(或是其他相對弱勢的環境條件)有著密切關係,會覺得是貧窮(而非其他原因)把人帶往犯罪。作者在第六章〈迷思六 貧窮是人們犯罪的真正原因?〉中下了結論:「犯罪是來自人們根深蒂固的行為,不一定是受到錢的驅使。」最後,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書中的種種意圖使人認為貧窮等於犯罪的實驗並總結:「貧窮是造成犯罪的原因之一,但財富也是。犯罪很少是因經濟需求而造成的。」
「理性」—用規則解釋人的不理性
作者在探究人犯罪的原因後,筆鋒一轉,開始思考是否能夠做一些事情,改變體制或是改變人的想法,也就可以不去討論基因或環境的影響,藉以減少犯罪的發生,使人做出正確的決定。然而,人並非總是理性,因此犯罪學家與行為經濟學家都在尋找一個規則解釋人的不理性。「一旦找出那個規則,就可能可以用規則使人做出正確的決定。」「這聽起來其實有點可怕。」
PUMA老師在演講中用心理學上的認知失調、人的道德感、書中的自我控制說解釋許多使人不理性或是影響人們行為的原因,並提供幾個淺顯易懂的例子。以道德感相關的實驗來說,麻省理工學院曾做了一個作弊實驗,測試者舉辦一場數學考試,題目相當困難,根據過去讓其他學生嘗試的結果,學生平均只能答對三題。在這場考試中,答對一題可以獲得1塊美金,並且在結束後由考生自己批改並向測試者表示自己答對幾題,測試者提供了足夠的誘因讓考生作弊。結果並不意外,考生平均答對題數提升到了六題,但同時,測試者安排其他組不同的學生進行考試並加入不同的因素,例如:必須向聖經宣誓自己的誠實、由實驗方安插一位說自己10題全對的考生、安插一位匹茲堡大學的學生並聲稱自己10題全對。結果顯示,由於考生的道德感與榮譽心等,不同的因素都影響了受試者「作弊」的程度。「從這個實驗我們很明顯的看出道德感會起伏,而道德感的確影響了人是否會做違規的行為。」PUMA老師為這個有趣的實驗下了結論。
另外,PUMA老師也提到了許多影響人們決定是否做出犯罪行為的因素,包括暴力型電動的銷售與犯罪率的關係、練習射箭有助於個人延後思考並減少犯罪的可能等等。「在書中,作者並沒有明講,不過書的脈絡大致就是這些行為經濟學的研究。」 PUMA老師以此作為這個部分的結論。「(這些實驗)有它的效果,不過能走到怎麼樣的地步我們並不知道,我也不是很贊成。」 PUMA老師說,對這些實驗能產生怎麼樣的影響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在這之後,作者開始探討個人的道德界線為何不同(講者認為這是相當奇怪的轉折),提出既有的自我控制理論,以個人的角度來探討為什麼某些人會犯罪,不過作者是以反駁的角度來談,認為自我控制力並非大多數人認為的無法藉由後天改變,再討論自我控制力與犯罪的種種關係。不過之後,PUMA老師將重點放在對這個部分,又或是對整本書的批判:「什麼是犯罪?當我們對犯罪定義本身有疑義的時候,就妄想用犯罪學的方式去研究一個人為什麼會犯罪。這樣是緣木求魚。」,這個說法,也呼應了本場導讀的下一個部分。
「翻轉」—什麼是犯罪? 什麼是犯罪學?
在研究犯罪、鑽研理論或是閱讀相關書籍前,我們對犯罪應當先有清楚的定義。乞丐與慈善募款同樣都是要求對方給予你金錢或物資,在美國,過度的乞討可能背上罪名,然而慈善募款從來就不會被視為犯罪;黃牛與炒房基本上是相同行為,黃牛是違規的,炒房卻曾被視為是帶動經濟發展的一環;鄭捷與郭台銘都奪走了無數條無辜的生命,前者被社會唾棄,後者被視為成功的象徵。到底什麼是犯罪?當整個社會對特定族群有了特定的想像、抱持特定的態度,進而影響立法機關、執法單位對他們的態度並做出行動來制裁社會公認的「犯罪者」,犯罪學研究者再把這些人集中研究以得出理論,距離拼湊出犯罪的全貌似乎仍相當遙遠。PUMA老師針對這樣的現象說:「這是我對犯罪學相當不滿的一點。」
而對於讀者如何在閱讀書籍時去思考犯罪的定義,PUMA老師認為,不一定要一開始就對書的內容進行批評,畢竟書籍的目標讀者是一般大眾,可以讀過兩三遍後再思考也不遲。
「很多研究或理論看來相當良善,但執行上是很悲觀的。」最後,PUMA老師用這一句話收尾,跟本書作者所抱持的樂觀態度似乎不盡相同。的確,就如同本書作者在書中多次提及的,犯罪相當複雜,影響犯罪的因素實在太多了,決定該從哪個觀點切入,或從何處著手改善,就已經相當困難了。
在閱讀這本《被誤解的犯罪學》時,每個人都能慢慢咀嚼,產生不同的見解,讀完也可以認為這是本「被誤解的」《被誤解的犯罪學》,呼應講者說的:「人的差異就是這個社會最可貴之處,我們可以有n個『被誤解的』犯罪學。」 我們該用怎麼樣的角度看待犯罪與刑罰,本書的內容以及PUMA老師帶來的精采導讀,讀者可以認同也可以反駁。無論如何,最可貴的仍是跳脫既有的框架,得出自己的答案。
被誤解的TAEDP
本場活動的下一部份,由廢死聯盟法務主任,跟大家分享在聯盟的工作。
林慈偉,廢死聯盟的法務主任,每天要處理的事務可能比一般人想得還要豐富,除了常見的法律相關事務,包含閱讀判決書、處理救援行動相關的法律問題等等,還要應付社會重大刑案發生後,不知哪來的記者與憤怒的民眾,而提到這些「額外的」工作內容,慈偉說:「其實我是很喜歡接電話的。」
每當重大刑案發生時,廢死聯盟,一個NGO組織,似乎變得比加害人更令社會厭惡、被社會放大檢視,廢死聯盟彷彿被誤解為「廢除刑罰推動聯盟」,是社會眼中包庇犯罪者的邪惡組織,成了謾罵、惡評的箭靶。也因為如此,那些來電、網路上的惡意留言,對慈偉來說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了。演講過程中,他總是用一派輕鬆、見怪不怪表情訴說著各個故事。其中,他特別提了一位來電的常客—陳先生。
陳先生與被誤解的廢死聯盟
陳先生的來電內容與一般的謾罵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不過他遇到了對這種來電很有自己一套做法的慈偉。電話接起來,陳先生一開頭便說:「……我要殺你!」,慈偉面對語帶情緒的對方,自己也語氣上揚,稍微放大音量,重複的回問:「你為什麼要殺我?」 同時「偷渡」廢死聯盟其他在做的工作內容「你知道我們做了被害人保護研究嗎? 我們也在意這些事啊,你可以溫柔一點嗎?」
電話的最後,陳先生道歉了。聽了慈偉談論自己的工作內容與諒解後,他開始慢慢認同這個電話另一端的邪惡組織。慈偉說:「結束之後,不知道為什麼地,我想跟我的同事說:其實陳先生不是那種只會打來謾罵的人。」 而那次之後,慈偉再也沒接過陳先生的電話。
事情的全貌是什麼?有時候我們沒有仔細去了解。社會大眾認為廢死聯盟只是個犯罪者的幫兇——但大多數人不了解的是這個組織想跟大眾(不論對象是誰)對話的企圖、不輕易放棄救援的信念以及透過各種方式倡議的努力——因此聯盟就成了「被誤解的」廢死聯盟;同樣地,一般人會認為來電謾罵的多半是充滿情緒、無理取鬧的民眾,不過我們其實不認識這個人,可能沒有看到他對自己家人的愛與擔憂、對於社會改變的渴望或是希望組織能多做點事的期待。
來來來! 作伙參詳!
如何使廢死聯盟或廢死議題不再被誤解呢? 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參與廢死聯盟正在舉辦的「全民做伙參詳:死刑替代方案公民審議」,其精神在於它並不是單方面用數據、資料、理論來說服民眾,而是每個人擁有相同的發言權,一起釐清迷思,討論怎樣做會更好。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一再強調:「我們並不認為有辦法說服大家,每個人都該透過自己思考、自己與自己對話,大眾可以有一個決定,是否改變自己的想法。」
目前就讀高中三年級的林同學在參與審議的過程中勤記筆記,「自己原本並不瞭解死刑議題與廢死聯盟」稍微缺乏自信的她說:「不知道廢死聯盟有做這些事情。」她自比為一塊海綿,自己會將所見所聞內化,就如欣怡說的一樣,產生一個自己的決定、得到屬於自己的答案。而她會不會因為參與了廢死聯盟主辦的公民審議活動,而比較支持廢死或廢死聯盟呢?答案只有她自己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後她會更有自信地與不支持廢死的同學一起「參詳」相關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