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電子報》2013年開年特刊|廢話25-4|廢死論者的烏托邦(李佳玟)|一位廢死論者的答客問
《廢話電子報》2013年開年特刊(1月1日~1月10日)|廢話25-4
[編按] 特刊的第四篇文章,我們邀請到李佳玟針對廢死「烏托邦說」做回應。同時在這一波死刑存廢的討論中,有朋友針對她「台灣正在向極權國家看齊」一文提出許多質疑,她也一一回應在「一位廢死論者的答客問」中。李佳玟目前是成功大學法律系副教授,也是台灣人權促進會執行委員。
廢死論者的烏托邦
⊙李佳玟
死刑議題辯論時,有個很常見的「烏托邦說」。這個說法跟「終極廢死說」有一點像,重點都是在「現在絕對不可以廢除死刑」。不過,相較之下,如果說「終極廢死說」有一種未來的事未來再說的推託意味,提出烏托邦說的人其實反廢死的立場更為堅定。既然烏托邦從來就是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所以將烏托邦跟廢死連結的人,真正用意從來不是要寄望美好的未來,而是暗喻著廢死自始就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主張。
只是,支持死刑的人雖然譏笑廢死運動者不食人間煙火,但卻沒有想到,自己心中也有一個超完美的司法制度。不少支持死刑的人認定被法院判決死刑的人必然是罪證確鑿,罪無可逭。奇怪的是,台灣民眾對司法的信賴度向來相當地低,但一涉及到死刑案件,死刑支持者對於法官的說詞卻幾乎是照單全收,即便不是全面性地相信司法,但對死刑判決依然存有例外的信賴。
然而,法官對於死刑判決真的有比較慎重嗎?看看幾個司改團體正在或曾經救援的死刑案件,你就會對上述說法存疑。有人說,那些冤案疑案都是過去在司法還沒有改革之前做出的,現在已經不會有了。但最近人權團體全力救援的鄭性澤案,可是在2002年發生,在2006年死刑確定,在那個時間點,刑事訴訟制度已經大幅修改,並提高證據的要求,但人權工作者依然在鄭案裡挖出不少疑點,這樣還能堅持死刑判決例外可信嗎?
有一派的人倒也不需要有超完美的司法制度才可以支持死刑,對他們而言,國家絕不能因為司法制度不完美就要廢除死刑。常見的理由是,誤判在每種刑罰都存在,如果因為有誤判就要廢除死刑,那麼所有的刑罰都應該廢除,不應該單挑死刑,重點應該是我們不能因噎廢食。生命的剝奪與自由的喪失究竟是否能夠相提並論,暫時撇開哲學上的種種爭論,我們要不要去問問江國慶的媽媽,當她看見因及時被救援而可活著翻案的蘇建和時有什麼感覺?自由的喪失真的可以跟生命的剝奪相提並論嗎?涉及無可回復的生命,真的可以理直氣壯地講不要因噎廢食嗎?
另外,不能因噎廢食的意思,其實意謂著支持死刑的人把冤獄當作是可容許的風險,但自己或家人可能被某些喪心病狂的人殺害,是個不容許的風險,因此,死刑支持可說是建立在人性的自私上。講死刑支持者自私接下來倒也不是要作道德譴責,而是要說,這樣的自私其實建立在一種不是很充分的判斷上。死刑支持者相信自己與家人永遠不可能會被誤判,不會成為國家犯罪與司法犯罪的犧牲者,但卻恐懼自己或家人會成為個人犯罪的被害人。
上述的思考方式其實低估了冤獄的可能性與接近性。死刑支持者認為自己只要循規蹈矩,早睡早起,不去不良場所,就永遠不會變成冤獄的被害人。然而,從江國慶的例子來看,這樣的想法顯然是一種過度自信。江國慶並不是去不良場所喝酒鬧事,他只是去當兵想要當個好國民,卻在軍隊裡成為國家犯罪的受害者。在江國慶案中,我們看到司法冤死案件的公式是,「一些巧合」+「嗜血的媒體」+「急於要有人血債血還的家屬與大眾」+「急於破案立功而不擇手段的官員」+「草率的鑑識科技」。江國慶死了,因為這個公式的最後一個要件是「很有效率的死刑機器」。
另外,這種思考方式也高估了死刑對於犯罪的嚇阻力。實證上絕大部分的殺人案件都跟死刑是否存在無關,台南割喉案其實是一個相當少數的案例,姑且不說這個人根本認知錯誤,在這個案子裡,更明顯與直接的犯罪原因是經濟因素,而不是國家有沒有死刑。再者,如果死刑這麼有威嚇力,12月21日執行了六個死刑,為何隔天立刻發生幾樁殘忍的兇殺案?該不會有人要說這些人大概不知道國家才執行了死刑所以不算。難不成國家未來應該公開行刑,不只現場實況轉播,到處張貼公告,甚至讓鄰里長挨家挨戶送發傳單,才能確保死刑的嚇阻力不會因為有人不聽新聞、不看電視而受到貶損?
安全與正義的要求的確有正當性,本於人性的自私也不是完全不能見容於國家制度。只是支持死刑的人卻不能不深入思考以死刑來提高安全的有效性,以及以死刑來達到正義的代價,更不要忘記冤獄的風險其實是有階級性的。統計顯示,蒙受冤獄的人通常是中下階級的人。這些人無法聘請好的律師保護他們不被刑求,即便有律師,也沒有多餘的資源幫他們好好地檢視與挑戰檢察官所提出的證據。
因此,與其說廢死支持者誤認為自己活在烏托邦,不如說廢死支持者知道自己活在超不完美的世界裡。更重要的是,廢死支持者認為,任何人因為這個不完美的司法制度被誤殺是一種不能接受的風險。廢死支持者並沒有因噎廢食,她/他只是選擇用不一樣的方式進食避免噎著,以滿足自己同樣需要安全與正義的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