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場】貓與孔雀魚—「後來的我們:鐵窗下的每一天」觀展心得
文/郭明惠
這場展覽辦在人文薈萃的艋舺東三水市場裡,一開始看到展出地點時,我心想,這個點真是選得不錯,有機會在物理與心理層面都貼近社會底層。但真正走入菜市,將轉進新富町文化市場前,我遇到了一隻眼睛靈動的白底虎斑貓,她端正優雅地坐在已過了營業時間的阿婆油飯攤位上,頭頂高掛著大紅色「生魚片」燈籠,這隻自由來去的貓,大概很難有機會踏入玻璃門後那個文青網紅最愛的建物。我內心湧上了疑問:「不知道在地人/貓,是否真的會走進這一透明空間裡,看看死刑犯、遭逢司法案件的相關人的處境?」要走入其他人的生命經驗裡,即使只是短暫幾十分鐘的看展,其實並不容易。
夠大聲或許就能被聽見
展場是高聳的回字形空間,外圍下半層是厚實的木門、上半層雖然半透著光,但罩上天花板,讓人感受到沉重的壓迫感;更不用說內圍的口字,由徐自強親手打造的1.368坪死刑房,窄小擁擠居然還要住上兩個人在其中;而死刑房一角,方方正正的透明容器,是一缸小小的孔雀魚。
層層內縮的框框,都讓人感受到死刑犯內在與外在無限迴圈的困頓;觀展的過程我發現死刑房其實有房門,真不敢想像若是這道門真的關起,加上展場無法再現的監所裡的氣味與光線,那會是多麼禁錮、令人無法呼吸的密室空間。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等民間團體,就在這回字空間內,透過展覽奮力發出震天價響,企盼撼動高牆、感染還在牆外的人們,一起正視、走入(不只是)死刑犯的世界。
「意外」解壓縮—「意料之外的受害者」
刑事案件的背後,牽連到的相關人等,從最核心的事件當事人、家屬、再來是與之相識或有過交集的,受影響的人一圈又一圈,在一場「意外」之下,受創的是無數人的心靈與生活;鎂光燈打在被害人身上,然而其他這些暗影裡「意料之外的受害者」,也全都因事件而遭逢創傷、打擊生活,他們的聲音卻很少有機會被聽見;而在這場展出中,也透過紀錄影像、監所訪談,讓意外之中受創的人,有機會被看見。
讓我最被打動的,除了死刑犯的家人們所說的話之外,就是這些同學們的書信了;信紙上圖文並茂、工整的筆跡,有些以拙樸的語句傳達最基本的生活所需亟需協助、有些則透露著對靈魂獲得自由與救贖的渴望,不論是透過信仰或對誰賦予精神及物質上的寄託,無非都圍繞著同樣的渴求:渴望被珍視著對待、渴望愛。
六公斤的腳鐐凌虐、莫忘國家殺人
最讓我深刻感受到國家沒把死刑犯當人看的,就是腳上那沈甸甸又容易生鏽的腳鐐,最感到憤怒不忍的是讀到這段說明「…...監所的腳鐐都是用鉚釘釘死,拆掉腳鐐只能直接打碎鉚釘。死刑犯在行刑前會在腳鐐上夾紅包,目的是希望行刑後,行刑人員…...在打碎鉚釘的時候能夠避開腳骨,以保留屍體的完整…...」。刑罰、法律的目的究竟是什麼,除了剝奪肉身自由外,還藉由國家的雙手來教訓、折磨、凌虐人的肉體與靈魂、最終再殺了他嗎?〔編按:看更多關於腳鐐的說明〕
展出的最後一部份,呈現歷年來台灣死刑執行情形,國家殺人的頻率與人數真是怵目驚心,也讓我想起心中永遠的遺憾—鄭捷,國家在猝不及防地狀況下殺了他,我們永遠也不再有機會知道,身而為人的他究竟經歷了什麼,而全體國民一同經驗了這場完完全全程序不正義的殺人,它也在我心中劃出一道傷。
自由的貓與禁錮的孔雀魚
展場外的虎斑貓與缸裡的孔雀魚,同樣都是生存在這世界上的靈魂,或許互相理解是奢侈的願望,但求彼此看見、偶爾設身處地。一缸裡的自由,與看似不受拘束但總在原地守候的不自由,也許,也沒那麼不同;藉由展出試著拓展更多對別人的理解與看見,讓血液裡多些溫度,對於制度裡正在發生的不人道,多一點覺察、多一點想法,想想:「這真的是我們要的嗎?」
【延伸閱讀】
《後來的我們:鐵窗下的每一天》展覽 (2023/10/28~11/05)
台灣讓死刑更殘酷—FIDH台灣死刑報告記者會新聞稿(2006/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