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唱和平的年代,最極致的暴力仍存在—記第七屆殺人影展
文/吳奕靜(廢死聯盟執行秘書)
三年一度的殺人影展「致你我的惡,治你我的惡」於10月7-9日在光點華山電影館登場,並在10月15-16日到台南真善美劇院接續放映,吸引許多舊雨新知前來觀影。延續著影展,從10月下旬到11月底,廢死聯盟也與國家人權委員會合辦「生死之間:人權影展巡迴放映計畫」,歡迎各地的朋友們一起共襄盛舉。
本次影展主題「致你我的惡,治你我的惡」試圖探問,何以在在高唱和平的年代,我們卻放任極致的暴力—死刑的存在?為什麼冤案層出不窮、人民對司法信任度極低,我們卻放任不可靠的司法執掌生殺大權?死刑可以維護正義、保障社會安定嗎?對我們每一個人而言,殺人/死刑意謂著什麼?影片類型不限劇情片或紀錄片,主題涵蓋加害者的背景、犯罪成因、輿論如何呈現犯罪事件、司法審判過程、死刑與國家權力、獄政、死刑犯處境、死刑冤案當事人、死刑相關人(例如被害人、加害者親友、獄卒等)等角度,帶領觀眾從不同角度思考死刑制度帶來的影響,死刑解決了什麼問題、又製造了哪些問題?
影展片單共17部片中,有5部是在台灣首映的電影。分別是影展首日特映的三部短片(《告別死刑—蒙古國廢死踏查》、《當我們冤在一起》、《砍掉不重練—伊利諾州廢死經驗》)、開幕片《自由不自由》,以及閉幕片《德州的梅莉莎》。
《告別死刑-蒙古國廢死踏查》談的是蒙古,走過數十年的獨裁統治,和臺灣一樣,在1990年代初期開始民主轉型,卻在短短20年內快速地跟上國際腳步,從2010年暫停執行死刑,並在2017年正式廢除死刑,成為東亞第一個廢除死刑的國家。蒙古的民眾為什麼認同廢除死刑?政府部門又是出於什麼樣的理由推動廢除死刑?這支短片透過廢死聯盟成員實地探訪蒙古,訪問政府部門及民眾,帶大家了解蒙古如何成為一個沒有死刑的國家。
《當我們冤在一起》記錄了美國「無罪見證(Witness to Innocence )」機構,聚集一群來自美國各地的冤獄平反者,透過他們親身經歷的司法錯誤,來推動司法改革與廢除死刑。冤獄不只傷害蒙受冤獄者,也傷害他們身邊的親朋好友。見證過死刑的他們是如何看待死刑?國家是如何彌補他們錯過的人生與自由?《砍掉不重練—伊利諾州廢死經驗》則是由冤錯案件無辜受害者、受害者家屬、前伊利諾伊州州長、知名學者現身說法,仔細審視伊利諾州和美國死刑制度的問題。在種族歧視、貧窮與犯罪因果交織的社會中,死刑無法嚇阻犯罪、執行死刑沒有節省金錢,死刑成為放棄社會邊緣人的方式,因為不完美的我們永遠無法創造完美的制度。
而開幕片《自由不自由》講述美國阿肯色州年紀最小的死刑犯肯尼斯·里姆斯(Kenneth Reams)在18歲時,因犯下搶案導致一人死亡被判處死刑。本紀錄片由他娓娓道來在這25年的單獨監禁中,如何從藝術創作找到力量、找到靈魂伴侶,並在死牢中勇敢挑戰司法體制的荒謬與不公,為自己清白與自由奮力一戰。值得一提的是,在台北、台南的場次中,我們皆與肯尼斯·里姆斯以及他的妻子—法國藝術家伊莎貝爾跨海連線,談談他們生活處境,對比台灣的受刑人,卻連錄影、錄音,或是為自己發聲的機會都難以得到,這也是值得我們持續關注的監所處遇議題。
閉幕片《德州的梅莉莎》介紹了德州首位拉丁裔女性死刑犯—梅麗莎·盧西奧(Melissa Lucio),她因被控謀殺女兒身陷牢獄,至今仍纏訟中。全片多方剖析她艱困的一生,以及她與德州腐敗的檢察司法制度纏鬥歷程,見證底層人民在千瘡百孔的刑事審判之中,如何被無情地輾壓、被政治盤算給犧牲。在閉幕片放映的座談中,最常有觀眾詢問:那麼到底兇手是誰?然而基於無罪推定原則,當證據並不足以顯示被告是兇手時,就應該依法釋放被告,即使是簡單的道理,司法人員卻必須要有莫大的勇氣去承認自身的錯誤判決,以及與社會共同面對「真兇另有他人」的事實。也有觀眾對梅莉莎的處境深有共感,並反思到,本片凸顯律師為當事人進行有效辯護的重要性,當律師誤判情勢、連對自己的當事人都難以信任,將可能造成當事人難以挽回的傷害。
在上述5部首映的電影之外,其他選入的電影也分別從受害者、加害人、社會階級、媒體效應、國家暴力等主題切入,引領觀眾進入故事,展開前所未有的思考。其中也有觀眾邀請爸爸一起來到影廳觀影,映後座談時,他沒想到爸爸會想要主動發言回應:「雖然我不是支持廢死,但卻因為看了電影而有更多的反思。」這些影片引發大眾思考「「就算死刑犯全殺光了,就不會有其他刑事案件受害者嗎?」、「死刑作為一種刑罰是否必要?」等問題。也有觀眾本身具有多年流浪的經驗,當看到《該死的阿修羅》時,除了是多年來第一次進電影院,也想到許多自身的經驗,讓他感到十分有共鳴。
觀影人的組成不只是關心議題的年輕族群或學生,也包含許多路過就進入影廳「試試看」不同年齡、職業的朋友。有人在看完電影後表示,現在才知道原來司法並不如自己想像中的牢靠,反而因為是由人組成的制度,存在著很多犯錯的可能。也有人說,終於理解原來一起社會案件的發生,背後可能有種種複雜的成因,不能僅看見新聞所呈現出來的片面資訊,就對事情下判斷,而應該要訓練自己的媒體識讀。
值得一提的是,殺人影展台南場的首日,我們舉辦了一場《審判王信福》的特別場放映,邀請到王信福的姪孫女沛欣與李明哲來現身談話。沛欣在映後座談分享自己知道叔公王信福案件的歷程,而為了見叔公一面,她在拿到駕照後就開車帶著家人去看叔公,兩人見到對方都有說不出的感動。「叔公說,為什麼要這麼費工夫開車去看他,他會擔心。但我覺得就算只待十分鐘,也很值得」沛欣說。沛欣也提到,前陣子台南殺警案發生,有媒體將過去殺警案被判死刑的案件拿來做對比,有些網民並不清楚王信福案的來龍去脈,就留下不理性的言論,那些留言並不公平。而當時叔公卻還擔心著在監所外大家的安危,這讓她感到很心疼。沛欣很希望自己能夠出一份力,讓叔公早日平反,回家團圓。
因為殺人影展,許多相識或陌生的朋友們一同走入戲院;也因為殺人影展,有許多朋友開始認識廢死聯盟,由此作為起點,透過真實的紀錄或者虛構卻寫實的故事,展開一段又一段思辨旅程,即使不會是最快樂,卻絕對是最獨特的觀影經驗,帶領觀眾踩著更輕盈,亦或是更沉重卻踏實的步伐,我們相約第八屆殺人影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