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國慶不是你的國慶一】林欣怡沒有哽咽
文/ 王佩淇(廢死聯盟執行秘書) 攝影/ 林晏竹(冤獄平反協會執行秘書)
九月底的某天,下午三點半,行程滿檔、剛從上一個會議結束的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匆匆踏入辦公室,走到白板前,寫下一連串名字後說:「我們還是來辦活動吧!」。
然後廢死聯盟的狂飆十月就這樣開始了。
幾日後,一則記者會報導中出現了「林欣怡語帶哽咽」這樣的字眼。
啊,林欣怡沒有哽咽,只是話講太多聲音低啞。我們很忙,一週連續三場活動的量。
如果哽咽可以擋下死刑,要我們哭到嚎啕都沒有問題。
▲邪萌辦公室一隅
在與不在的人
的確,十月對全球推動廢除死刑運動的工作者來說是重要的月份。10月10日是世界反死刑日,在台灣,對許多關注人權、司法議題的人而言,這個日子還連結著一位無法忘記的名字—江國慶。
國慶國慶,出生在中華民國雙十國慶日的這天,青年國慶卻死於政府槍下,結束短短21載人生,成為司法瑕疵下的一縷冤魂。
林欣怡常被問到從事廢死運動的契機為何,她總不諱言回答冤案是一個開始,因為無法忍受國家冤錯一個人,是用無法回復的生命作為代價。
無法忍受,遂義無反顧投入。
▲10月10日這一晚,活動現場擠滿了參與民眾,慕哲盛況空前
10月10日晚上,廢死聯盟邀請了自冤獄中獲得平反的「前」死刑犯,向他們獻上敬意,同時希望藉由他們的遭遇,喚起台灣社會關注那些仍在死牢中等待生機的無辜者。在死刑依然存在並運作的台灣,這些人仍面臨隨時可能被執行的命運。
開場後,林欣怡請在場的參與者一一自我介紹,並簡單分享每一個死刑救援的時刻,大家是否在場或不在場。
花那麼多時間,是因為這一晚的重點其實是每一個參與者。唯有每一位都在場,唯有愈來愈多人關注、參與死刑議題,正視死刑帶來的問題以及造成的傷害,才有可能換得一場一場的平反,將這些活生生的人,從苦難之地搶救出來。
▲上百位民眾現身參與,主持人請各位逐一自我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