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最後的晚餐》
2007.10.15 聯合報╱韓良露
連我這個向來對食物很敏感的人都覺得廚事的過程有如辦喪事,如何快樂起來,但食物要好吃,一定得用歡愉的心去準備……
答應「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的工作者,為即將放映的第二屆殺人影展中一部叫《最後的晚餐》撰寫影評當時,並未想到我會因此要學習從另一種角度來看死亡與食物這兩件事。
我當然是在理性與感性都支持廢除死刑,理性上來說,譴責殺人是不對的行為,不可能再用殺人去證明。感性上來說,要人學習悔改與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方式只有活著才辦得到,一了百了無濟於事。
但這些觀念,並未讓我會覺得自己情緒上離死刑這件事很近,直到看了《最後的晚餐》,我才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也是這部紀錄片企圖要表達的觀點,那就是,只要有死刑存在的社會,沒有一個人是和死刑不相干的,或許就是因為這種潛在的不安,人類發明了「最後的晚餐」這種既慈悲又殘酷的設計,來減輕社會的不安。
《最後的晚餐》這部紀錄片,以最堅持死刑懲罰觀念的美國德州一所州立醫院的廚師為主要敘述者,描述他從不太願意為死刑犯烹調最後晚餐,到第一次工作後,死刑犯吃了他的晚餐後,還請人留話向他致謝,而決定開始為死刑犯服務,從1991年開始,十多年的時間,他為二百名死刑犯烹調晚餐,其中的1997年是最糟糕的一年,因為他烹調了四十多份最後的晚餐,而他最深刻的記憶,是一天必須為兩個死刑犯烹調,因此他準備了兩份最後晚餐,一份六點上,另一份八點上。
影片中我們看到這位廚師慢條斯理地切魚、切洋蔥、處理雞腿沾麵衣、油炸……如此簡單的動作,看來卻觸目驚心,連我這個向來對食物很敏感的人都覺得廚事的過程有如辦喪事,如何快樂起來,但食物要好吃,一定得用歡愉的心去準備,而讓死刑犯享用一頓美好的最後晚餐,又是任何有愛心的廚子不可做錯的唯一機會(這個人再沒有機會吃到你的食物或任何人的食物了),這部紀錄片捉住了這個預備最後晚餐的兩難情境。
在西方社會中,「最後的晚餐」直指耶穌釘上十字架前的聚會,耶穌是為人類的罪受難而死,然而死刑犯是為自己的錯而死,但人類卻要他們吃最後的晚餐來消弭社會制度致人於死的罪惡感。
影片中選輯了不少古往今來的死刑犯享用的最後的晚餐,我們會看到曾經有人偷東西就被判死刑(死刑的正當性永遠是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的,根本不是永恆的正義,今日的死刑標準也許明日看來就很可笑),我們也看到有人因微罪而判死刑,卻要在刑前享用一生都吃不到的豐盛大餐的荒謬處境。
影片中也訪問了不少人談最後晚餐的意義,有人提到這個做法是讓臨死者平靜下來,東方的觀點則比較玄奧,指不可讓死者餓肚子,免得變成餓鬼,或徘徊在人間不肯離去,影片中的泰國獄官還會替臨終不准喝威士忌的死刑犯用威士忌祭拜他,這種死後的晚餐,比最後的晚餐更顯示出對死者的尊重。
影片中我們也看到了二次大戰後紐倫堡大審的死刑犯要求為個人特製的最後晚餐被拒絕了,他們只吃了集體為他們準備的德國香腸和麵包,是否因為當時世人覺得他們犯下的罪是大屠殺,因此不配享有最後的憐憫。
食物是文化中最能引起「感同身受」的事物,《最後的晚餐》紀錄片,用食物為媒介,讓我們感受到死刑犯身為人的一些微小慾望,吃了炸雞、生蠔、葡萄、榴槤等等,食慾是生之慾最原始的象徵,在社會剝奪一個人的生之慾前,用食慾去安撫他,看來也讓觀眾因對食物的同感心而了解到整部紀錄片的核心精神,死刑離我們真的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