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死星期四 X 如果我是國民法官】系列講座二:你以為的證據不一定是證據
2022-08-11 19:00
through
21:30
Add to Google Calendar
2022-08-03 12:00
through
2022-08-11 18:30
100 Taipei City中正區鎮江街3-1號
【廢死星期四 X 如果我是國民法官】系列講座二:你以為的證據不一定是證據
時間|2022年8月11日(週四)晚上7點
地點|左轉有書(台北市中正區鎮江街3-1號)
主持|梁組盈(廢死聯盟執行秘書)
主講|陳欽賢(台南地方法院法官)、楊貴智(律師;法律白話文運動創辦人)
主辦單位|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法律白話文運動、財團法人臺中市林李娥教育基金會
你有聽過什麼是「國民法官」嗎?即使有聽過,但還是不知道「國民法官」要做什麼?究竟國民法官制度與廢死議題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廢死聯盟及法律白話文運動將在下半年舉辦一系列【 #如果我是國民法官】系列講座。有鑑於明年即將上路的國民法官法,人人都有機會當法官,在這之前我們應該好好認識一次到底國民法官在幹嘛!瞭解國民法官制度的運作,以及無罪推定、證據能力、量刑、監所處遇等重要法律概念。
【如果我是國民法官】系列講座第二場,我們將告訴大家證據評價是什麼。
舉例來說,當你要主張被告犯殺人罪,要提出怎樣的證據才夠?
上面這個問題就是法律上說的證據評價,是指對某項證據是否可以證明某件事情的評價。
比如在殺人案件中,A 證詞表示被告與被害人二十年前曾經吵架,以及 B 證詞顯示兩人在案發當時正在打鬥,B 的證據評價就會比 A 來的高。
然而現實生活的案例不會如此簡單,法院評價證據的標準是什麼?實務上我們又會怎麼看待一項證據和一件行為之間的關聯性?
本場廢死星期四—如果我是國民法官系列第二場,我們邀請到台南地方法院法官陳欽賢,以及法律白話文運動創辦人,同時也是執業律師的楊貴智作為與談人。他們將和大家說明,到底什麼是證據評價?實務上會面臨的挑戰是什麼?以及從辯方的角度怎麼提出有利當事人的證據,法官又會如何評價這些證據?
#廢死星期四
#如果我是國民法官系列講座
#你以為的證據不一定是證據
100 Taipei City中正區鎮江街3-1號
活動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