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死刑制度
面臨憲法審判的關鍵時刻

2024年4月19日
廢話電子報171期


憲法法庭即將召開言詞辯論,討論死刑相關釋憲案,預計庭後三個月內將做出判決。在廢死聯盟及相關組織努力多年之下,我們終於走到了關鍵的路口。只不過在這一步之後,我們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民主不等於多數決,人權尤其不能多數決。在憲法裡,我們才能擺脫政治算計,重新檢視所謂的「基本人權」。以同婚釋憲案為例,憲法要保障每個人都享有基本權,尤其是權利容易受到忽視的少數人。以生命權而言,受刑人或死刑犯就是那些少數人,雖然他們犯錯、受懲罰,他們被剝奪了自由和部份權利,但他們的生命權與人性尊嚴跟每個人一樣都該受到保障。

透過劉靜怡教授與錢建榮法官的對談,我們深入解釋憲法與每個人的關係、憲法訴訟是什麼?為什麼大法官應該抵抗多數做出捍衛人權的決定?林安冬律師與劉珞亦律師以自身專業與經驗,跟讀者分享憲法與人民的意義,以及他們對於廢死的看法。

匈牙利是世界上第一個透過憲法法院判決廢除死刑的國家,廢死聯盟理事長張娟芬深入淺出地介紹他們的經驗與帶給我們的啟發。此外,張娟芬理事長代表廢死聯盟向憲法法庭提出的法庭之友意見書,鏗鏘有力,引人深思,在此一併跟讀者分享。

今年剛加入廢死聯盟的實習生謝俊彥與我們分享他第一次前往看守所探視死刑犯同學的心得。最後,我們也從兩場講座整理了《求其生而不可得?》一書的精彩內容,透過記者謝孟穎筆下的描繪的個案故事,讓我們看見台灣殺人案件後被遺棄的世界和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

近期,憲法訴訟將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後續我們將陸續發佈相關主題報導,帶領讀者看透門道。


(圖/林筱庭)
支持我們!
少數為何能對抗多數?
— 逆風前行的憲法時刻

整理/林安冬

大法官作出的解釋通常是困難的,因為他們必須依據對人權、憲法、國際公約的理解來做出解釋。媒體寫出「七位大法官竟能違反八成支持死刑民意」的標題,顯然是對於大法官的職責及憲法法庭的重要性有所誤解。廢死星期四邀請兩位對憲法法庭制度、死刑存廢等議題都有深厚研究的專家,為大家深入分析這個議題。
閱讀更多
領導管絃樂隊時,你必須背對群眾
— 廢死聯盟法庭之友意見書

文/張娟芬

從我寫〈殺戮的艱難〉至今,二十年了。參與廢死運動的過程中,真正令我無法直視的殘酷,往往是這個簡單而悲哀的事實:人們也只是睜著冷淡的小眼睛不發一語。偶爾,我覺得很難壓抑內心的荒謬,我們竟然在辯論「我可不可以殺死他但是沒有傷害他的人性尊嚴?」
閱讀更多
【怕死異語】憲法與我何干:
林安冬X劉珞亦

文/吳奕靜

法律白話文運動社群總監劉珞亦,同時也是講師、律師,他和長期擔任廢死聯盟志工,同時也是廢話電子報特約記者的林安冬律師,是律師訓練的同期同學,兩人對憲法都有著神祕的熱忱,也都支持廢除死刑。
閱讀更多
天色陰鬱的下午
與死刑犯的會面

文/謝俊彥

眼前這兩位已在監所度過數十載光陰的收容人,跟當初犯下案子的,還會是同一個人嗎?如果這個社會所不能接受、想除掉的,是犯下殘忍罪行的人,那麼今日的他們已有所改變,刑罰的目的是不是就已經達成了?還需要再多殺一個人嗎?
閱讀更多
看見殺人案件背後被遺棄的世界
—《求其生而不可得?》書介

文/吳奕靜

「求其生而不可得」一語,出自歐陽脩提及其父的判案態度,說明其父親總是會努力找到不將人判死的理由,遍尋不著,不得已才將人判死。但若在台灣的判決書中查找會發現,這句話常用於法官決定做出死刑判決時,彷彿法官對犯罪者無可奈何道:「你都犯下滔天大罪了,連我也找不到你求生的理由。」但,真的是如此嗎?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