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解釋」到「審判」:
大法官憲法法庭的挑戰

2022年11月21日
廢話電子報156期

今年起,違憲審查改為法庭式運作,看似是重大改革,但其實不同案件的運作卻仍可能因大法官職權的判斷而有所不同。以聲請「法官迴避釋憲」來看,三十幾位死刑犯聲請人只有一位收到通知,而後,憲法法庭照樣舉辦了這場原訂不公開的公開說明會。說明會後,廢死聯盟也提交法官迴避釋憲案的法庭之友意見書。原先以為修法後會更加公開透明的憲法法庭,卻因為憲法訴訟法的規定與大法官職權顯得形同虛設,就連說明會的後續也仍是未定數。

本次廢話電子報收入在說明會前後,廢死聯盟理事長張娟芬為法官迴避釋憲案分別寫了兩篇投書。此外,廢死聯盟法務專員楊雁記錄、統整「法官迴避釋憲」的過程及遇到的問題,並附上廢死聯盟在說明會當天所提交的法庭之友意見書。希望能夠更完整地讓大家理解與認識「法官迴避釋憲」憲法法庭的現況。


圖/閔柏陵(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理事長)

支持我們
憲法訴訟法的照妖鏡—
「法官重複」釋憲案說明會

憲法法庭在今年(2022年)10月24日已針對「法官重複」釋憲案召開說明會,另也有同步於線上轉播。看似順利舉辦完成的說明會,其實仍有許多未盡事宜,也讓我們發現《憲法訴訟法》仍有應該修法改善之處。本文記錄了廢死聯盟在關注「法官重複釋憲」的過程中,看見前述法規與本次辦理說明會的不足。

本次的「法官重複」釋憲說明會,雖然是依據《憲法訴訟法》辦理,但卻與《憲法訴訟法》訂定時所欲達成的核心精神相違背,如此便失去了修法的意義。
閱讀更多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會台字第13254號憲法法庭之友意見書

法官迴避,是為了讓一般人感覺到「法院看起來是公正的」。法官迴避原則並非出於對於法官的能力與品格抱持懷疑,而是為了更高的目的:為司法權爭取民主正當性。司法權是民主制度中不以多數民意為基礎的權力,亦不定期汰換改選;因此,它必須積極地取得民眾信任。
閱讀更多
一人應考,全班當掉──
憲法法庭變成「不公平法院」

我國的違憲審查制度,自今年起有了重大變革。過去以「大法官會議」做成「解釋」,定位不清、程序不明、解釋公布後的效力也經常受到行政與立法機關的漠視。今年起,違憲審查改為法庭式的運作,「審理程序將全面司法化、裁判化及法庭化,以嚴謹的訴訟程序與法院性質的運作模式,審理憲法訴訟案件」,司法院的官網這麼說。

閱讀更多
法官迴避釋憲案的輸家──
法官的摸魚現象

法官迴避釋憲案甫於十月二十四號召開說明會,後續會不會有言詞辯論、甚至會不會受理,尚在未定之天;但這個釋憲的輸家已經產生了,就是最高法院。

審級制度的設計初衷,就是讓不同的法官運用各自的思考與判斷,激盪出一個比較接近真相的結果。重複用同樣的法官違反了這個初衷,架空審級制度,使得同一法官的意志持續地決定這個案件的結果。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