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金馬獎獲得11項提名,並拿下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男配角和剪輯五個獎項以及觀眾票選獎的《陽光普照》中,運用光與影來暗喻人生的種種境遇。我們明白,光明與黑暗是一體的兩面,是對立,也是依附的存在。那麼對死囚兒童來說,又應如何理解兩者的並存?
2019年10月10日為第十七屆世界反死刑日,同時適逢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Child,CRC)30周年,本次世界反死刑日以「兒童:看不見的死刑受害者」(Children, Unseen
Victims)為主題,重新審視在以往既有概念中認為的加/被害人的範疇。各地活動中,比利時在各地的使館擺滿泰迪熊的圖片,象徵本次的主題;也有「看不見的死刑受害者」所寫的自述、死刑犯的兒女演唱他們所創作的詩作,傳達其心情。有些地方透過舉辦展覽方式進行倡議;當天亦有許多人在Facebook、Twitter及Instagram社交軟體上以 #nodeathpenalty 標籤表示響應。
本次主題討論中,如突尼西亞,即使自1991年便暫停執行死刑,然而在長久的監禁時間中,這些死刑犯可能被關押在十分偏遠的地方,高昂的交通費與距離阻礙了兒童探視父母的機會,甚至即使經過長途跋涉,探視時間也被限制在30分鐘以內,兒童甚至被禁止與父母有肢體接觸,這在在顯示了死刑對兒童權利的剝奪。實際上,在探視時間的限制與禁止肢體接觸的部分,台灣的「隱形受害者們」也同樣長久遭受著這樣的情況。
家人是無從選擇的羈絆,當死刑降臨在「加害人」身上,所受到影響的卻不會僅是一個人,而是與他/她相關聯的所有網絡。兒童尤其是在死刑中被隱形的受害者,當那些光與影灑落在孩童的身上,我們能否以繪本為「眼」,去認識何為「國家暴力」?當家庭產生永遠的缺席、永遠的不可言說、永遠的無法直面,生命有了不可承受的重與輕。
在這一年的結束,我們希望能試圖以新生的眼光去將那些也許沉重的、不堪的,也盼望著能安適的、自在的回望。
執行編輯:吳奕靜
以繪本為「眼」,認識國家暴力
暴力會幻化做許多形式在我們的周遭伺機而動,有權力的人更有機會用他的資源來妝點暴力,當你一時不察,可能也成了指控無辜者的共犯,當年江國慶被處死的新聞應該也讓許多正義之士覺得大快人心吧!是的,國家暴力會隨時用各種形式出現在你的身邊,會用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來告訴你,「這個人真的不應該活著!」「沒錯,這個人該死!」
這也是「死刑」的真相。當很多人以為「死刑」是體現正義的方式,經歷過白色恐怖威權時期的我們,實在不應該如此天真。即使在民主時期如現在,我們都要大大的警覺著—「死刑」其實就是人民交付了國家擁有「殺人」的權力。再怎麼可惡的罪行都不應該讓我們忘記這樣的警覺!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輕
「唉唷!囝仔攏嘛安內啊!」我邊笑邊回應他,台語不怎麼行,還好這句我還會說。
此時我看到的他,就和許多的爸爸沒有兩樣,擔心著小孩工作太累、抱怨著小孩交男女朋友沒有說。此時我看到的他,就和許多的阿公沒有兩樣,期待著金孫第一次開口喊阿公的那一刻。
奇怪,十惡不赦、人神共憤的殺人魔在哪?我倒是沒看到。
直到會面的時間到,電話被切斷為止,我們不曾停下對話。
還好他很會說,大部分的時間我都在聽他說,顯然擔心沒有話題是多心的、語言隔閡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