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了《小丑》了嗎?這部改編自DC旗下漫畫的角色電影橫掃全球票房。十月份,《小丑》在台灣上映,據報,這部電影已經在台灣累積超過兩億台幣的票房,觀影人數進逼百萬。
你是那數十萬觀眾之一嗎?我的友人說,看完電影竟只有心情平靜,因為此刻,我們每天所處的世界,其實比電影更誇張。就在我們家門旁邊的鄰居香港,什麼時候開始事態變成催淚彈是日常背景,不時傳出有人「被自殺」?
小丑不只在高譚市,事實上小丑遍佈台灣社會各處。
邊緣的、被排擠的、有病的、貧窮的,隱身在成功的、富有的、掌權的、名譽的夾縫中。它們不容易被注意到,如果登上檯面獲得關注,通常是以一種惹人厭惡的姿態現身。
它們在判決書裡,在看守所裡。這些殺人者罪無可逭、手段凶殘、情節重大、求其生而不得、沒有教化之可能,只能被宣判褫奪公權、交出性命,用一串編號取而代之稱呼它。
死刑犯是我們養在囚籠裡,等待讓國家在「適當時機」宰割,以彰顯正義的物品。
這期電子報,我們想跟你說說我們身邊的,另一個小丑的故事。
故事裡,小丑放了一把火,奪走多條無辜受害者的生命;小丑犯下的罪天理難容,他的怒氣指向自己的家族親人,他要把畢生所受的不公與折磨,潑灑向那些造成他那麼多痛苦的親人。請再看一眼這個人,用人的視角看著他一步一步走到犯下大錯的那個除夕夜。
這是死刑犯翁仁賢的故事。
廢話電子報主編 王佩淇
|